终于回家了!
命令一经下达,“武平堡”
里又开始忙碌起来,打包的、装车的、收拾行囊的、拆炉子的……全都动了起来。
甚至连一向懒散的冯宝,都勤快起来,他让石子弄来一辆空的马车,把各种各样的吃的、喝的、用的一样不少装上车;一车装满,现不够,又亲自跑去找了一辆,他准备把厨房里的锅铲,还有酿酒的大锅,全部带走。
直到谢岩告诉他:“这些东西,虽然唐朝没有,但是制作简单,不论去哪,做起来都不难。”
他这才放弃,把找来的马车让给谢岩。
谢岩的东西可没冯宝多,除了书之外,也就是些个人物品,而且还极少,半辆车就足够。
冯宝见此倒是欢喜地紧,他马上搬来一些软垫之类的铺在车上,看样子,空余的那一半,他打算睡上面了。
今晚的“武平堡”
尤其安静,除了少数值夜士兵外,其他人都早早睡下,这将是他们在这里的最后一晚。
卯时,天色还未亮,众军已经集合完毕,在确定一个人不少之后,谢岩下令:“开拔!”
按照事先的计划,“武平堡”
众军应该北上,先去“营州都督府”
交换行军文书,然后等拿到士兵功勋确认文书后,再折返南下,经“幽州”
返回国内。
然而出乎意料地是,北上仅仅一天,却遇上一队“营州都督府”
的亲兵,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随后居然还有一队传达“圣旨”
的禁兵。
这下事大了,“圣旨”
来到,无论如何也得迎接啊。
谢岩、冯宝、林运三人,各自找出官服,穿戴齐整之后,北上十里,迎接“圣旨”
。
自从林运从“都督府”
回来时带上谢岩和冯宝官服,他们两个人一次也没有穿过,今天穿在身上,感觉那个别扭啊,连路都不会走,生怕弄脏、弄坏了。
看他们一路小心的样子,“都督府”
的亲兵们,都觉得好笑,只是不好意思笑出来罢了。
说是十里地,其实走出不过五里,迎面遇上一队装束明显好过其他士兵的军队,不用猜,谢岩也知道那是大唐的禁兵,也就是后世称呼为“禁军”
的部队。
双方都停下来之后,林运(上次升了两级,官职品级均在谢岩他们之上)率先而行,谢岩、冯宝紧随其后。
最后三个人一起跪在一名手捧黄色卷轴年青宦官面前,齐道:“恭迎圣旨。”
“圣旨”
是朝廷的正式文书,自然写的是花团锦簇,但就是这种文体,谢岩和冯宝是一句也没听懂,两个人耐着性子听宦官细声细气地念完,最后跟在林运后面一起道:“臣,接旨。”
本以为听完了之后,就没他们俩什么事了,谁知道,林运却对他们说:“天使将跟随我们一同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