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放下吧。”
文书很是满意,提笔在记录牛大的信息后面写下一行字:
力大,可举石三十公斤。
先前在一旁说话的将领,走过来拍了拍牛大的肩膀,
“好小子,力气可以。
回去跟家人告别吧,你过了!”
牛大激动不已,他过了!
“谢谢大人!”
赋税全免、饷银十两,他家有了!
后面排队的人和围观者,都纷纷向牛大投去羡慕的眼神。
牛大更是昂首挺胸,一边挤出去,眼神一边在人群中逡巡,看到他爹的身影后,立刻大笑着跳起来。
“爹!
爹你看到了么!
我过了我过了!”
老汉抿出一个笑,眼神里都是说不上来的惆怅。
刚刚看自已儿子举石还一脸的激动,眼下知道儿子选上了,马上就起了愁思。
我儿这一去·····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大昭各处征兵点,当然除了离愁,还有很多人是奔着建功立业而去。
“朝廷这番举动,可见对拿下齐国志在必行,我等普通人除了读书科考,便无机会改换门第,战场虽残酷,但也是家族兴起之时。”
某些乡野宗族,一族几十个子弟背上行囊,告别族亲,参军入伍。
“族长放心,家族荣耀皆系于我等一身,我们兄弟必会相互扶持,衣锦还乡!”
“光宗耀祖!
衣锦还乡!”
那群背上行囊的青年放声大喊,眼里满是兴奋与向往。
大昭这边征兵如火如荼,齐国却是如坐针毡。
边境的驿马日夜兼程,将一封封密报送入齐国都城,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地仿佛能拧出水来。
“这大昭不会是真想跟我们开战吧?”
“不会吧不会吧?他们不会以为赢了一场比试,就以为能打过咱们大齐吧?”
“皇上,大昭如此肆无忌惮,大肆招兵,我大齐若没有什么动作,岂不是要以为我们怕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