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 > 第82章 翻案(第1页)

第82章 翻案(第1页)

胡玫负责采访的这期节目两天后在省台一经播出便产生了热烈反响,同时也变相解释了为什么卫宁台的那期暗访节目没有掀起太大的浪花——实在是老牌卫星电视台的受众基础太牢固了,即便卫宁已经不归隔壁省管辖,但广大人民群众依然习惯收看省台的电视节目。

许多人还是在省台的报道里才得知卫宁台曾报道过汝辉的负面新闻,部分人出于对老村长形象的爱戴,天然的对汝辉的产品有信任感,对负面新闻不予理会。

也有一部分人对之前翻转再翻转的新闻印象十分深刻,因此对这次汝辉的产品质量危机持观望态度,并没有在最初便选择相信电视新闻报道,因此当贺兰在屏幕中郑重其事说出日消耗原材料1吨,生产成品1。5吨时,聪明人立刻便反应过来:汝辉又被人黑了。

试想一下,1吨的原材料中混进了两袋共计1oo斤的受潮面粉和大约五十斤左右的变质配料,好比一桶油里面滴进一滴水。不能说没有影响,但影响真的像记者报道的那样严重吗?什么大肠杆菌、黄曲霉菌严重标十几二十倍之类,听起来吓人,实际真的如此吗?别开玩笑了,大家都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谁家没吃过隔夜的剩菜和馊饭?如果真有那么严重的后果,大半个中国的人怕是早就死绝了。

就像秦家明的化学老师在课堂实验后总结的那样:“抛去剂量谈毒性是不科学、也不严谨的,比如氯化钠对人体无毒也无害,但是在长期摄入量标的情况下会引起人体心脑血管疾病多,而摄入量不足则会产生恶心、呕吐、肌肉无力等症状。为什么我要在这段话里加入‘长期’两个字?因为积少才会成多,说的就是量变引起质变。”

秦家明把拳头伸进桌堂里死死握住,生怕自己忍不住冲过去抱住化学老师的大腿大喊一声“谢主隆恩”

同学们都知道他家里是开辣条厂的,他自己也喜欢送同学辣条吃,所以人送外号辣条小王子。

天知道卫宁台的报道出来以后他蒙受了多少不白之冤,那些平时就对他看不上眼的同学可算逮到了奚落他的机会,一个个排着队捂肚子在他面前喊疼,问是不是吃了他们家辣条的缘故。更有甚者甚至在放学时拦住秦家明朝他要钱,理由是吃辣条肚子疼要去看病……

省台的报道和老师在课堂上有意无意的这番话可算给秦家明洗清了冤屈,下课后他跑去讲台,将“抛去剂量谈毒性不科学”

这句话端端正正写在黑板上,一脸的扬眉吐气。

无独有偶,华南某地的总经销商,在省台节目播出后一直在遭受自己老婆的奚落。这位经销商便是光明辣条事件中曾高调要求贺兰为其办理退货的人之一,上一次一天之内舆论的反转令他在贺兰那里受到了非一般的言语折磨,然而这人记吃不记打,这一次卫宁台的报道刚一出来他就像闻着腥味儿的猫一样兴奋,抬手就要给贺兰打电话,以报上次的一箭之仇。

她老婆险险按住他打电话的手,说道:“我觉得还是应该再等等看,万一像上次一样,人家汝辉又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呢?你可想好了,贺厂长那人眼里不揉沙子,你再跳到她脸上一次,她还能忍你?”

恰巧这时有人来进货,张口就要了二十箱汝辉辣条和十箱小顽童薯片。经销商就算再怎么想报仇,看在汝辉的产品如此畅销的份上也不得不暂时忍耐下来。

这一忍就是一个礼拜,一个礼拜过后省台的新闻播出了,汝辉的业务员也在给各大经销商送货的同时附赠了一份质检报告。报告显示被卫宁台报道过的那个批次的辣条送检结果完全正常,虽然某些指标略有标但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同时汝辉业务员郑重向各大经销商承诺:如果有顾客因为汝辉的产品质量问题而生身体不适,只要经相关部门确认属实,汝辉愿意双倍赔付。

经销商的老婆拿着那份盖有汝辉公章的承诺书对自己老公大说风凉话:“我说什么来着?幸亏听我的了吧?你那个电话要是真打过去了,今天汝辉的业务员就不是来给你送承诺书了,百分之百要来撤销你的特许经营许可证。”

“到时候你就看着吧,咱这条街有一家算一家,凡是卖副食的为了这张许可证能争破脑袋,哪还有你后悔的机会。”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大约十来天后,央2的环保节目也如期播出了。

央2的节目重点介绍了汝辉的生物降解回收车间,因为没有回收现场可供录制,记者的摄像机不得不对准从夏季便开始封存的酵池。

酵池里正在酵的是夏季那批过期的光明牌辣条,只见原本红彤彤油汪汪的辣条在时间与酵的双重作用下已经变为了深褐色,上层沉淀出一层厚厚的浮油。

记者问道:“您说辣条可以酵成为肥料,那么上面这层浮油呢?”

“做猪饲料。”

要不是技术水平上不去,贺兰是真想把这些地沟油收集在一起用来提炼生物柴油,可惜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没展到那个地步,所以她只好退而求其次,将这些浮油转卖给饲料厂做猪饲料。价格是低了点,但总比酵一年最后还要免费送给村民做肥料强上许多。

记者不由得感叹:“这条生产线真是物尽其用,贺厂长是怎么想到建设这种生物降解车间的呢?我看资料上显示一般食品厂大多采用的是填埋或遗弃的方式处理过期产品。”

他问得轻巧,殊不知贺兰何尝不想用更简单、便捷、成本低廉的方式处理过期产品,不是她不想,而是她不敢也不能。想当初卫生局抬手就能用德国进口机器卡汝辉的脖子,谁知道卫生局这一关过了之后,环保局会不会跳出来接棒找茬挑毛病?

张松年就曾亲眼见到过环保局用废弃物处理不达标的理由关停企业生产线,贺兰当时处在风声鹤唳的状态下,张松年建议她不如一劳永逸上马这样一个生产车间,于是她想也不想就同意了。

当时这个车间建起来后没有一个人心里觉得舒服,都觉得是花架子和面子工程。然而谁也想不到,关键时刻竟然是这个谁都看不上的车间给了汝辉两次重生的机会。

第一次是光明辣条事件中作为主角,第二次则是在此次的变质产品事件中充当配角的角色。

经销商的老婆指着电视机对自己男人说道:“呶,你好好看一看,人家汝辉连这么高端的回收车间都舍得建,还会舍不得两袋受潮面粉吗?”

是啊,连回收产品都专门建立了环保可降解车间的企业,怎么会舍不得两袋受潮面粉呢?答案当然就像贺兰在报道中所说的那样,是有人图谋不轨故意陷害的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