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确实在学习道术和养生。”
李元昊心中有些不快:“父皇问你,养生的要义是什么?”
宁明胆怯地回答:“不嗜杀人。”
李元昊心里厌恶,又问:“何为治国之术?”
宁明怯声怯气地道:“莫善于寡欲。”
“什么!”
李元昊再也控制不住怒气,大声斥骂:“你这小子说话不伦不类,岂能有霸王之才,如何当国秉政!”
宁明吓得扑通跪倒,“父皇息怒,父皇息怒,儿臣知罪,儿臣知罪。”
李元昊怒气未消,喝道:“你走吧,今后再也别来啦。”
宁明吓得面如土色,胆战心惊地磕头。“父皇息……息怒……儿臣告告……告……退。”
惊恐地爬起来,跌跌撞撞地颠出大殿。
宁明原本胆子就小,被李元昊一吓,魂飞魄散,饮食不进,一病不起,昏昏欲死。
野利氏得知,见爱子病倒在床上,伤心欲绝,赶紧禀报。李元昊没想到宁明被吓成这个样子,心中后悔,命御医诊治。无奈道气中魔,病入膏肓,神医无回天妙手。
宁明知自己不久于人世,临死留一上书:
父皇膝下:
儿臣不孝,将跨鹤西游。儿臣恳请父皇:念民不堪奔命,思国不
负兵火。儿臣请白袷(注)入棺,以识不能体亲之罪。
寥寥数语,李元昊看了一遍又一遍,将目光停留在“膝下”
二字上。捧书的双手颤抖,身子颤抖,心也颤抖。此时的他,不再是叱咤风云的皇上,不再是权威至上的陛下,而是一位父亲,一位平常百姓家的慈父。
“膝下”
二字,及其平凡,是百姓家儿子见父亲的礼节,却体现出父子之间骨血传承的亲情,体现出父子之间无法割舍的血缘。
儿子没用“叩拜”
言君臣之礼,而用“膝下”
述说父子之情,说明儿子多么希望有一位严厉而体贴的父亲啊。他也多么希望儿子能够复生,自己尽一个父亲的职责啊。
泪水潸然而下。李元昊此时才体会到做父亲的感受和责任,已不再是皇上,而是父亲。
“宁明,父亲对不起你。”
注袷:qa(音:掐),古时西北少数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