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王福来,冯宝独自一个人回到房间里面,他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大对,将自己知道的历史仔细地回忆一下,现似乎是时间不对。
真正的历史中,武媚和李治的第一个孩子应该是永徽三年出生的,而现在才是永徽元年,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孩子比历史上出现的早了一些。
“难道是因为自己和谢岩的到来,改变了历史进程?”
冯宝越想越觉得有些害怕,他深深地知道,一旦历史进程生了重大改变,那不可预知的事就太多了。
当冯宝困惑于武媚怀孕一事之时,谢岩正独自坐在“洛阳”
最大酒馆“明月楼”
的一个包间里面。
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是“诗酒风流花会”
在“洛阳分会场”
开幕的日子。
起初,谢岩和冯宝的计划里,并没有在“洛阳”
举办的意思,他们原先的计划是,“长安”
动静弄大点,继而传到“洛阳”
,然后再向“洛阳”
的青楼出邀请,自然就没问题了。
可是,当日”
洛府”
酒宴上,不知道谁问起了冯宝去“长安”
的事,谢岩就大体说了一下冯宝去要办的事情……
结果却是引起了以洛克然和黄守义为的商贾们极大的兴趣,并问起了更多细节,他们知道的细节越多,兴趣也越大,很快,连在座的豪门世家和官员都知道了此事。
每个群体,都从中看到了自己利益,商贾们简单,只是经济利益罢了;豪门大户却看中的是作为评选成员能够带来的巨大人望,而一个世家或者豪门,可以给世人一个“公平公正”
的形象,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更不用说,城里的青楼、酒馆和赌坊之类的,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份,经济利益那也是绝对少不了;相对而言,官员的直接利益几乎没有,但高长史却从中看到了一丝类似“上元节”
的模样,他敏锐地意识到,如果能够达到“上元节”
那样的效果,对城里城外的普通百姓而言,那可就是福音了,高长史出身贫苦人家,向来对民生之事极为关心,也极为了解,他清楚的知道,单单每年一度的“上元节”
就是很多人家全年收入的来源,要是人为再弄出一个“节日”
来,他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反对。
于是,很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提出构想的谢岩基本和“洛阳分会场”
的事无关了;而参加的主体——青楼,居然连一个代表人都没有,就这么着“被参加”
了。其实也难怪,青楼幕后的真正东家,基本上当时都有人在洛克然府里,他们决定的事,用不着管青楼那边的意见。
尽管谢岩用不着操心具体事情,可整个构想是他提出来的,许多规则和细节,别人还需要随时请教,所以,他最近都没法回乡里,只能住在“洛阳”
城里,也算是全程参与了准备事宜。
今天是第一天,谢岩有些紧张,生怕自己提出的想法最后搞出什么乱子来,因此,他今天一大早就包下“明月楼”
一个大包间,无他,只因距离举办地“云凤楼”
近而已,同时还将身边所有人都派去打探消息,务必第一时间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