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出言询问,但是从雷火他们的表情中,官员们已经判断出,探查结果和预想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攻打“安胜关”
将如期进行。
第二天晚上,雷火醒来以后,先是饱餐一顿,然后去“议事房”
,在沙盘前,将途中可以避风休息的地方和自己建立的营地一一指了出来,还特别指出来一件事情,就是往“安胜关”
方向是下坡,极为方便马拉爬犁行动。
这是个好消息,谢岩根据雷火提供的情况,重新计算了行军度,最后把全部的行动细节都告诉了所有的官员。
文官们听完之后的反应,大多数和当初冯宝一样,那就是“太疯狂!”
军官们倒不是这么看,他们觉得,这个计划非常的够刺激、够冒险,同时也是真正的出其不意,因为绝对不会有人想到,竟然可以这样行动。
林运在自己的册子上记录作战计划的时候,写下了这样一行评语:“如此用兵,鬼神难测。”
根据雷火和众士兵的反映,谢岩又重新调整部分物资和装备,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整个“武平堡”
的人,都在期待着一场大雪,战事,将在大雪中拉开帷幕。
十一天后,天空渐渐飘起雪花,根据过往经验,这样的天气,往往最后都会形成大雪。
谢岩这个时候,又做出了一个许多人无法理解的决定。
他决定派人去“武平堡”
左右两侧的其余五个大唐军寨和军堡,把自己将突袭“安胜关”
的消息告诉他们,如果友军们愿意的话,可以做好准备立刻出,将他们各自面对的“高句丽”
军事要塞拿下。
因为他在信中明确告诉友军,只要“安胜关”
失守的信息传开,“高句丽”
方面必定军心大乱,这是一个获得军功的绝佳机会,就当礼物送给大家了。”
这一次,除了冯宝外,没有一个官员支持,在他们看来,作战总有许多未知变化,万一失败,这个罪名可就太大了!
冯宝无所谓的原因极其简单,在他看来,打败就跑路,没啥了不起。
谢岩面对众人一片反对声,不得不解释道:“拿下‘安胜关’,则意味着‘高句丽’一线所有军事据点,两个月内都得不到物资补充,眼看即将开春,对方各据点内,物资必定所剩无几,一旦生战争,军心、士气根本无法维系,除了撤退,没有其它选择。如果友邻军队相信,能够共同把握战机,那将出现大唐彻底掌握我们对面一线所有适合驻军要塞的情况,从而将大唐边境线向东拓展至少一百里。这份功劳,应该不会有将领拒绝吧。”
“拓边之功”
就是开疆拓土,这是大唐屈一指的军功,封赏之优厚,远其他功劳!
没有一个人再反对了,在这个功劳面前,根本就不可能有人会拒绝。
次日,雪大了。
随着谢岩一声“出”
令下,“敢死队”
和“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