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诸天武侠之开局我是慕容复 > 第479章 发展生产建军大业二(第1页)

第479章 发展生产建军大业二(第1页)

慕容复几人走了过去。

田间地头,许多村民,还有寒山寺的和尚,都被组织起来,一起干活,兴修水利。

安排的可谓是井井有条,有戴着红袖章的大队长,负责管理这些村民和和桑

干的那是热火朝。

村民们都很有干劲,毕竟这些田地不是他们自己的,就是他们自己租种的。

水利修好了,上利国家,下利他们。

“什么人?”

一名大队长过来问道。

“公社已经建起来了?”

慕容复问吴用。

“是的,主公,按照您的指示,两浙路的村庄,都建立了农民公社。”

吴用道,“单独的农民,是无力修建水利,也缺乏改善农业生产的能力,但是公社能够把他们组织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平时也可以为农民放贷,打造农具。农民一开始不接受,但有一些农民尝到好处后,两浙路9o%的农民,都加入了公社。”

慕容复实际上是以自己私有化的名义,完成了事实上的土地国有化,因为他是“朕即国家”

而他明白,传统的精耕细作不足以让华夏子民过上什么好日子,只有工业化才是出路。

而且国内的耕地,也没必要看的那么宝贵。

日后等造舰大成,慕容复会相继成立驰骋四大洋的海军,海军舰队所到之处,所有肥沃的土地,就都是中华之粮仓。

为了给工业化铺垫,慕容复才在农村成立公社。

为的就是把人组织起来,让治下的子民,习惯于组织化的生活。

工业化不仅仅是开厂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改变农耕时代农民自由散漫的习性,培养他们组织化生活的习惯。

后世的农民进城就能进厂,就是因为长期在农村经历组织化的生活,稍加培训,就是合格的产业工人。

而非洲的工人之所以不行,自由散漫,了工资就没影,就是没有这种组织化的习惯。

农耕时代的帝国,看似庞大无比,实则却是一盘散沙。

所以偌大的辽国和北宋,会被起家只有两千五百饶金人给灭亡。

后来满清入关,灭了上亿子民的大明,也是同理。

农村是无组织的,地主也不及昔日的门阀士族,没有坞堡和部曲,一旦成建制的朝廷军队打不过外敌,整个帝国就很容易垮掉。

可假如是后世的话,即便是同样的科技水平对付金国和满清,从富士康抽调一百万工人加以训练,就足以压倒性的灭掉金国和满清。

因为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富士康工人,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习惯了组织化和规模化的管理,很容易成为比封建时代游牧民族优秀的军队。

所以公社这个东西,意义深远。

它以组织化的架构,将这片土地上的农民第一次组织起来,然后公社连接公社,所有的农村就并联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组织化的网络。

今,能够很好的组织农民挖水渠。

明,就能从这些农民中组织出十万大军,百万大军,甚至是千万大军,摧枯拉朽,横扫寰宇。

正如拿破仑之所以战无不胜,他对法国农民的有效组织,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公社这个制度的出现,就是打破了皇权不下乡的传统,把组织深耕到最基层,直接和农村互动起来,帝国的组织力将空前强大。

从此之后,就算技术不进步,只要公社存在,游牧渔猎民族凭借几万人就能入关的神话,也一去不复返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