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吐蕃人的号角似乎已经响起来了。
“师父,是吐蕃人,吐蕃人已经开始强攻通山了。”
就在这座名为通山的小山稍远处的一片洼地下,张楚和裴行俭率六百骑兵正埋伏于此。
洼地不大,但却能够正好的容纳他们的身影。
张楚轻呼一声,似乎像是松了口气。
吐蕃人想要把自己围困于口袋之中,可自己,何尝不想引诱对方进攻通山呐?
昨日,在吐蕃人开始驱赶自己之时,张楚便敏锐的察觉到了对方的打算,甚至于可以说是,张楚他们就一直在等待着吐蕃人的围困。
同时,张楚下令,一切以计划进行。
秦怀道和薛仁贵,率一千余回安军,假装被围困,再加上夜间渐渐受限的视野,更何况吐蕃人只是远远驱赶,没有主动进攻拉近和唐军的距离,所以,各种原因叠加,吐蕃方没有察觉,被自己围困的这一支唐军队伍,人数比之前,要少了五百余。
张楚已率裴行俭和北山府兵,快马加鞭,冲出了他们的围困,躲到了这里。
这个计划能够成功,其实还有一点是极为重要的,那就是,北山战马的脚上,有精钢马蹄铁。
双方纠缠到了现在,已不仅仅是将士们疲累,胯下的战马,更是疲累!!!
若是整备待发的战马,或许打了精钢马蹄铁和不打马蹄铁的战马,速度各方面差别并不大。
可到了现在,几乎双方都要撑不住的时候,北上府兵的战马优势,就一下子显现出来了。
那些没有马蹄铁的战马,多日的纠缠和狂奔,马蹄已是发热,已是有异样感觉传递,甚至还被草原上的石子划伤等等·······
可北山战马这方面的消耗就少的多得多,以至于到了现在,其速度,足可远远把吐蕃人的速度拉在后面。
这也是张楚敢行如此冒险之计策的原因之一!
行兵者,己方的任何优势,都不能忽略,对方的任何劣势,更不能忽略。
有时候,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羽毛,便是细不可察,平日里完全没有注意过的细节所在。
“行检,这一战,你想起了什么?”
张楚心情颇为不错的询问道。
裴行俭愣了下,而后深思片刻,倏然间,双眸却猛地一亮:“白登之围!!!”
“师父,我明白了,师父这是要重塑汉高祖曾经历过的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
这算是高祖一生中,最为险要的时刻了。
当刘邦平定六国后,匈奴单于冒顿趁着中原大乱,又有韩国作为牵引,率兵南下,汉高祖自然率兵亲自迎战。
高祖先轻骑抵达平城。
这个时候,汉朝大军还未完全赶到,冒顿便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轻敌误进,率领兵马进了白登山的范围,冒顿便马上调动四十万大军,将包括高祖在内的汉军围困在白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