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相识
(1)
离开徐州我继续向北行驶,又路过了济宁、聊城这两座城市,但我并没有为它们停留,只是在某天吃完中饭后就毫无征兆的开出市区,然后前往下一座城市。
在这期间我经常独自一人坐在车里呆,通过车窗看傍晚的落日,然后莫名想起苏州的一些朋友。
不知道,昭阳和米儿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有了结婚的打算?空城里在我离开后会不会少了很多老顾客,店长有没有找到合适的驻唱歌手?还有。。。。。。罗本,他的创作顺利吗。。。。。。他还会再回到那座小山村吗?
已经三个月没和苏州的任何朋友联系。。。。。。除了在南阳古镇时我给店长报了一次平安,因为那天我又干了一件之前从未干过的事。
我开车走高从南阳镇的一座小村庄到另一座小村庄,然后再走县道、再走乡间小路回来。
我想看看起点和终点相同,但旅途不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对比下来走高就两个字:顺畅。一脚油门踩下去,度提上来,两边山林向后退,好像一直在赶路。
而走小路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专门绕到村子里面走,见得最多的是老人,每次开车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们都会目送我消失在他们视野里,然后再回头专注于他们自己的事。
。。。。。。
(2)
又是一个在小河边的傍晚,我搬马扎坐在怡水公园里,看故城县的太阳怎样落下山。
“姑娘,还在呢?”
和我说话的是一位七旬老人,他刚结束了一天的彩绘工作,然后把河道中提前放好的鱼笼提起来,这是我来到这个公园第二次见到他。
第一次是在昨天,他给我讲了他大女儿的故事。
他大女儿本科期间就申请了公费留学,去了美国,一年见不了几次面,经常给这位老人她在世界各地旅游的照片。问他大女儿哪里来这么多钱,她说她在美国做代购,帮国人在美国买东西,然后再寄回到国内。
“今天不错啊,小麦穗都这么大,又能做一锅小鱼干了。”
老人慢慢把鱼笼里的鱼捡出来,放在一个外包装是芝麻酱的桶里,又笑着自言自语:“个个活。”
我今天还在这儿不止为了看日落,还为了听他小女儿的故事。
说到小女儿,老人笑纹满颊,好像年轻了好几岁。
“小女儿我最放心,听我和孩儿她娘的话,大学毕业后回我们这儿做了初中老师,还给我带回来了个好女婿,在铁路上班,用不了几年,我就能抱上外孙了。。。。。。不像我大女儿,今年都三十了,还不结婚。。。。。。两个人上的学一模一样,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县里最好的,大学也都是211,你说我大女儿怎么就离家那么远?”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