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书院的学子大部分都呈上了自己的作品。
但并未出现一个‘上’的评价,甚至‘上下’都没有。
“三大书院的人也不过如此了,”
一名国子监学子嗤笑道。
“甄兄慎言。”
“何须慎言,难道甄兄说的不对吗,三大书院若非三位大儒坐镇,早已败落,根本撑不到现在,没想到这么多年,还是如此水准,真是令人失望。”
一旁的三大书院学子顿感被羞辱了,怒声道:“国子监难道只会逞口舌之利吗?”
“怎么?难道你还想挑战我国子监不成?”
国子监是大风的最高学府,地位比之青北的地位还要高很多,能进入其中的,自然也是人中翘楚,这些人大多是心高气傲之辈,仗着自己有一定的才华,看谁都不入眼。
有人道:“若是金阳和方孟在此,你怕是不敢说出此话。”
“哼,当年金阳自甘堕落,拒绝国子监的邀请,是他自己的损失,至于方孟,不要认为写出了三诗词就无敌于天下,谁知道是不是昙花一现。”
“巧言令色,有本事去方孟跟前说。”
“不予你说,”
那国子监学子冷笑道:“看着吧,只要舒羽出手,方孟和金阳一定是他的手下败将。”
“不要与人争论,抓紧时间思考,这么高的奖励,赚点回去作为花销也是好的。”
国子监众人开始递交作品,不过五人,其中竟然有四人获得了‘中’的评价。
这引起了三大书院学子的惊呼,同时也不禁气馁,暗恨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这国子监果然是人才辈出,”
颜师昭语气中掩饰不住的赞扬。
“那是自然,”
姜文异点头:“这可是聚集了全大风最顶尖的才子。”
“那也没有他厉害。”
颜师昭声如蚊蚋的喃喃自语。
苏静舟和姜文异听不见,李若格却听见了,她懵逼的看着颜师昭,以她的那不爱思考的脑子,根本不知道颜师昭说的是谁。
“此诗为‘上下’。”
那边,孟知悔朗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