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拼音 > 第2章 决心誓成读书郎 赶考巧识文晓云(第1页)

第2章 决心誓成读书郎 赶考巧识文晓云(第1页)

诗曰:

生身本为一世功,漂泊南北闯西东。

邪不压正沉浮录,成字只在危难中。

却说那诡异天气,九条白龙刚刚离开这户李姓人家,屋里就诞下一个男婴。全家上下欣喜若狂,终于有后代继承香火,盼其光宗耀祖、改换门庭。孩子父亲道:“娘子,快予我儿取个姓名。”

孩子母亲思索片刻说道:“你看这孩子出生时,家里骤然灯灭,正是危急时刻,我看他就叫李成危。希望他命硬,将来能躲过大灾大难。”

“甚好!甚好!”

丈夫拍手称快。一家人乐的合不拢嘴。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过十二年的时间。在这十二年里,李成危先后上完蒙学和小学,准备赶考中学。单说这日晌午,李成危正在家中读书,忽然读到《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唉!若天赐良机我必考取功名,上报国家,下安黎民,成就一番事业则心愿足矣。只是,只是。”

想到这,他站起身倒背双手在屋中踱步。坐在一旁的母亲看出儿子的心事,说道:“成危我儿,是不是又在想上中学之事啊。”

“是的,娘。”

“你真想上中学?”

“孩儿思考再三,内心想上中学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坚定。若想改变人生命运,只有读书这条路。”

“可你想过没有,中学六年,每年的学费就有十两银子,像咱们这样的普通人家,满打满算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二十两,那可是巨大的开支。”

说到这,母亲低下了头。“娘,钱的事您不必担心。家里的条件我也都清楚,我还是想考考中学试试,如果真考中了,我在京城里己己想办法挣点钱勉强也能对付,要是考不上也就不留遗憾了。”

“好吧,既然你决心已定我也就不说旁的了,其实我和你爸也商量过都支持你去,盼着你能有个好前程。唉,那这样,这两天你再好好准备准备,再过半个多月就是赶考的日子,到时候你踏踏实实地去。”

听到这,李成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

几日无话,时间来到了九月二十三日,离正式考试的日子九月二十五日还差两天。这天上午,李成危收拾好随身行囊,带齐了考试用的物品准备进城找个地方先住下,提前踩踩点做好心理准备。他站在自家铜镜前,上下打量着自己:只见一个十二岁的男孩,七尺多的身材,宽宽的肩膀,细细的腰身,微微有些驼背。往脸上看,天庭饱满、地阔方圆,额头两侧稍稍向外突出,面如银盆,八字利剑眉下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通贯鼻梁,方海口,自然而然面带愁容。再看穿着:头戴抽口六棱硬状巾,身穿粗布长衫,鞋上粘着补丁,并无半点装饰。看着自己的样子李成危慨叹一声,眼神直勾勾地落在铜镜上,站不多时辞别父母,徒步向京城走去。

说到大明朝的都城顺天府,那可是个繁华的所在。九门八点一口钟,方圆下七十里,城墙高数丈,城外有护城河环绕。人口上百万,建筑多如牛毛,大街小巷人山人海,五行八作,车水马龙。李成危从家出徒步向京城赶来,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来到了西直门。西直门城门前有一队士兵正在巡逻,把门的两个严查过往的行商客旅,一会儿翻翻一个百姓的布包,一会儿又划拉划拉驴车上的货物。有的百姓不乐意想和当差的理论理论,哪知直接被人家推个趔趄。“再要多言,大小货物一并给你没收!”

李成危虽然不是第一次来京城,但独自一人又见到这番景象也心生怯意。他跟随进城的队伍缓缓地挪到了城门口:“军爷,我要进城。”

两个当差的看见是一个小孩,旁边还没有大人,心生疑惑,其中一个傲慢的说道:“进城做什么?”

“进城来赶考,考中学。”

“考中学?我怎么不知道有这回事啊。”

一边说着一边伸出一只手,好像在要什么东西。李成危以为他是要关凭路引,连忙递上前去:“军爷,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中考,年初的时候就已经通知各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