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一路,有点披荆斩棘,不过还是顺利到家。
才到家,赵永庚便找亲娘汇报,生怕亲娘真的揍他,那太疼了。
黄氏看过驴跟牛,表示赞赏。也没有因为买了牛暂时不能干活而恼火。
赵永庚忐忑的心总算放了下去。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半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时间来到了9月的中旬。
镇上的房子也装修得差不多了,再晾晒一下就好了。
赵青嫣做主,把房子的东厢跟倒座都做了改动。
之前的大门的位置,盖成了房子。再把东厢全打通,合并起来,就是一个面积不的门面。
倒座这边打通做了厨房。
厨房开了后门。从厨房可以进入到院子里。
四合院后面开了个一个大门。这样,日常家里拉来的鲜菜蔬,就从院子后的大门进来即可。
为了就餐区跟灶房的光线充足,赵青嫣选择了安装玻璃。
就餐区的玻璃选择的是透明的,灶房这边的玻璃选择的磨砂的。……
就餐区的玻璃选择的是透明的,灶房这边的玻璃选择的磨砂的。
赵青嫣很清楚,拿出玻璃装在店铺的窗子上,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毕竟那是千斤难求的,她就这么装在一个吃店的窗子上,实在是有点暴殄物了。
可于赵青嫣而言,只要没人来偷,就靠着几块玻璃窗,便能每吸引大量的食客,并不亏。
这个吃食铺子,赵青嫣算过,就算是全营业,其实也是赚不了太多钱的,
只是要让家里的女眷们知道,她们是能赚钱的,是能养得起家的。
女人很大程度上的自信,来自于兜里有多少钱。
所以这生意是必须做下去的,待到以后家里明面上的条件好转,再考虑在其他地方增设分店。
至于人手,实在不行就入乡随俗,买人呗,还能如何?
一切搞定,看着窗明几净的吃食铺子,女眷们激动得快要哭了。
这个吃食铺子,在她们心中,俨然就是起飞地。
剩下的便是择良辰吉日开张大吉了。
村里的秧苗也已经移栽成功。考虑到家里的人手不足,还雇佣了不少村里的青壮。
最近村里都在传,黄氏得了失心疯,不然怎么会主张一家人好田不种粮,偏要种那些个材。
菜多了吃不完就烂掉,有她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