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電梯有不少我們公司其他部門的人——幸好我不認識。
四樓終於到了,電梯裡人也少一些,開門前,我強忍羞恥,回頭向司昊告別,然後我看著他緊抿的唇線,於心不忍道:「您笑吧……」
司昊果然偏頭笑起來:「咳,不好意思。」
門終於打開,我邁步逃離,司昊像安慰我一樣留下一句:「我每天都差不多這個時候經過地鐵站,下次你如果不小心遲到了,可以等我。」
不知道是因為他是領導,還是因為銷售的工作時間比較彈性的緣故,他上班好像不需要卡點。
我一邊羨慕,一邊快步衝進四樓工作區,梁一晴抬頭就朝我飛來一個眼刀。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睡過了。」我敷衍兩句便坐下,卻並沒有覺得太尷尬。
畢竟更尷尬的事剛才已經發生了,短期內應該碰不到能越它的。
人的閾值和臉皮啊,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升高、一點一點變厚的。
復工第一天,並不會馬上忙起來,畢竟機器開機都需要一定的運轉時間,何況是人。
我相信在座各位都和他們手裡的工作「貌合神離」,每位形如喪屍的同事此刻都「身在曹營心在床」。
只是別人沒有遲到。
也沒有按錯關門鍵罷了。
年前的一輪測試將在今天收到反饋數據,我們在看到指標後,會基於一輪測試的條件做出對應的措施。
符合預期,將維持原條件再實驗,以測試重複性和穩定性。
差強人意,將微調相關條件重實驗,以觀測結果是否有改善。
出入較大,將對整個實驗流程進行反思和查錯。
如果數據完全不可用,那甚至就得追溯到研發那邊的上游設計。
我們這些底層員工,當然希望一次成功,這樣也免於多次做重複性的工作,當然,更多時候,我們都是踩著高失敗率往前走、逐步穩定下來的。
好在這一次的測試結果還算不錯,我們下午開會討論了幾個測試條件,明天將順利開展二輪。
第二天,我理解了人們為什麼總是問「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先聽哪個」,因為人們在得到好消息的時候,總會有壞消息在後面等著——
年開工,技術部來了兩個實習員工,一個暫時分給梁姐,一個暫時分給毛哥。
梁姐鏡片反著光,吩咐道:「雲天,娜娜,這是來的小何,何運興,你們兩個這段時間負責帶教一下。過段時間,他會和毛哥組的小白輪換,具體安排到時候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