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玄拿起那方书信。
【道友启】
余幼时家贫,仍不知进,贪玩误学,缺乏志向,后遇良医师,击之,既醒。遂而学医,而立之年,大成。
入山采药,偶入福源洞天,获半扇古法修炼法,进而修道,欲为仙人寿长生。二十载游之于天下,期于能修通道物者,得之。苦修道二十载,古稀之年,终无所成。
贫道推之,天地无灵气,洞天亦无之。无成道之根,何以成道?悲之!怜贫道自有机缘,机缘却不能成就于吾。
此方天地乃地绝天封,虽无成道之基,然尚有古法,亦有神奇之处。
大限将至,留见所书百余册,书之《游山笔录》,半扇兽骨,书信一方。
长生大道漫漫,道友珍重!
——寻灵道长
文字是感性的,更何况是一份绝书、一方传承。
将书信缓缓放下。
“游山笔录?”
【游走于百山之间,寻道之家。天地虽无灵,亦自有奇妙之处,山中有珍宝,世间亦有魂…】
虽是繁文,不过龙玄却看得入神,一时间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足足过了两个小时,书过几十页,他恍然清醒,若有所思。
“天地没有灵气,万物不能修炼,但山中有宝物…雷击木,千年人参。”
游记中写,将医与道和于一身后,现采药的天时、地利、人和,都会影响其药性的强弱。
如有些药草需要月厌日中阳气最盛时采摘,加以特殊方法保存,药性可以增强三四成,有些翻一倍甚至更多。
此为天时。
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此为地利。
又如这里面记载的,药草虽有特殊,却大致分阴阳二性。
阴者,以幽冥竹,配以向阳草,稻米水中浸泡三日,阴干编成容器。
装其阴性药草,药性不失一分一毫。
阳者,以还阳木,加之冥土,七日还香。
此为人和。
……
不知不觉间,已是深夜。
龙玄带着传承回到中部山脉高峰。
空间与外界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