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说道。
“说起不太平,”
第三人抬头向前望,确定队伍已经越过巷口,才神秘地压低声音,“公子弦引众怒,你们
说君上会不会驱逐他?”
“何止要驱逐,
八成还要问罪。”
最先开口的侍人平举左手,
在脖颈前划过,“我当时在一旁伺候,听得真切,公子弦送出两城结盟,一城赋税不在他手,另一座还被楚国占了。这样的算计,分明是毫无诚意,君上岂会不怒。”
“真是胆大包天,当晋可欺!”
侍人们一路闲谈,一路走出窄巷。
三人的身影消失在巷口,火光逐渐远去,藏匿的探子陆续现身,各自交换眼神,为方才听到的一切震惊。
“齐晋要结盟?”
“未必,应是投奔。”
“两城,一在我国之手,莫非是历城?”
“城池本属齐国,若能名正言顺归入我国,必是大功一件。且还有一城,未必不能得。”
几人想到一处,不约而同心中火热。
“事不宜迟,速报国内!”
六人达成一致,当即分头行事。
四人继续盯着驿坊,重点盯牢公子弦。其余两人返回下榻处,写成秘信放飞信鸟。
遇到紧要情报,探子习惯未雨绸缪,为防发生意外,绝不会独自行动。
信鸟振翅飞向夜空,消失在两人视野之外。
“走,去匠人坊。”
两人没有在居处久留,迅速换上一身衣物,先后走出院门,趁夜色潜入匠人坊。
他们自以为行动隐秘,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早有影子尾随在后。
来到坊前,两人找到一面斑驳的坊墙,确定位置无误,一人警惕四周,另一人轻轻敲击墙面。
暗号发出之后,两人附耳墙外细听,墙后悄然无声,许久没有出现回应。
两人等得心焦,不免心生猜测。
“莫非错了?”
一人说道。
“不会错。”
另一人抬起头,一双细眼闪烁冷光,“还有魏人藏匿匠人坊,晋人没有抓尽。我昨日在城内发现魏人的暗号,约定今夜在此相见。”
“如果人不来,该如何?”
“那便密告晋人。”
细眼探子阴狠道,“不能为我所用,留之无用。斩草除根也能震慑魏君,不可对楚有一心。”
“理应如此。”
两人说话时,墙后终于传来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