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早产没几天,孩子又夭折了的柯家大儿媳,病恹恹躺床上。
“又是来打秋风的?这几年都来多少亲戚了?”
她脸色蜡黄,提不起半点精神:“让厨房给几个馍,再拿些家里奴仆不穿的旧衣服给他们,打走吧!”
身边婆子劝道:“少奶奶,这可不一样。
是老太太娘家侄孙,说是家中父母过世,这才来投靠老太太的。
如今老太太和姑老太太都进城去了,就这么把人赶走,回头老太太不高兴,还不是少奶奶您吃挂落?”
大儿媳听得烦躁:“行了,安排住下,等婆婆回来再说!”
这乡下人可真是讨厌的很,没完没了,一茬接一茬的过来,身上脏兮兮的还没规矩,听着就让人不舒服。
徐娇蓉也不舒服的很,所以罗氏这个贴心奶娘,就得一直守在身边,压根回不来。
柯氏也忙得很,她去找人打点,想要给张松平安排个差事,省的一天到晚赌坊青楼不着家。
再这么下去,别说是罗氏了,就是她亲弟弟心里也会不舒服。
家里没长辈,大儿媳又病着,管事婆子们担心这两个小祖宗是罗氏嫡亲侄孙,把二人伺候的和小少爷没差。
小泥鳅带着弟弟小虫儿,就这么在柯家庄子上溜溜达达混了三日,丝毫没引起人的注意。
徐娇蓉的腿一直不见好,罗氏走不开身。
柯氏到处托人找关系,给张松平找了个管粮仓的活计,虽说没品级,好歹也是吃衙门饭的,省的他一天天在外头晃荡。
她从城里回到柯家庄子上,才晓得有人来投奔罗氏。
一直没见到罗氏的人,这兄弟两个又走了。
柯氏性子谨慎;“这二人真是你婆母老家过来的?”
大儿媳对柯氏这个姑母素来害怕,对她的敬畏,甚至过了罗氏那个正经婆母,实在是这位姑太太,在柯家那是说一不二的。
别说是她男人,就是她公爹,在柯氏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
大儿媳低头回道:“应该是真的,他们说罗家那头的事,都能和婆母那边亲戚对得上号!”
柯氏还是觉得不大对;“那为啥又走了?”
“他们。。。。他们说想去城里找婆母,看看能不能顺道在城里,给他们安排个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