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婶自己拉了个小板凳过来,坐罗氏跟前:“我今儿去镇上,听说你家子俊得了贵人青眼,如今在府城那头达了!”
“真的?”
“真的?”
还在吵架的李子安李子琳兄妹俩也顾不上掐架了,赶忙过来问道。
方婶一拍大腿:“这是人府城回来的人讲的,那还能有假?三嫂子,你这大福气来了啊!”
罗氏想装着若无其事,嘴角却一直往上翘。
“他婶子,到底啥贵人啊,我咋听的不大明白!”
方婶也不大清楚:“我就听说,是个啥大人,刚好跟你家子俊在一处吃饭,听了子俊做的诗,当下就觉着不错,还让子俊住到了他家里去读书!”
她说着又压低声音道:“听说,那位大人家里有个姑娘,年纪与子俊相仿,还没出嫁呢!”
“三嫂子,你说,子俊是不是很快就会来接你们过去了?”
罗氏心猛烈跳动,她儿子有大机缘了啊。
稍稍冷静过后,她对方婶道:“他婶子,这事八字还没一撇,也不知是真是假,你先别告诉村里人,免得将来闹笑话。”
方婶连声应道:“我晓得,我晓得!”
伴随李子俊消息而来的,还有一个消息。
那就是县城里的彩云绣坊要招一批绣娘,年底赶工,给某个大人家做一批衣裳。
冬日里农活少了,好多针线活好的妇人,都养着手准备去彩云绣坊试一试。
毕竟人家是大绣坊,活多轻省来钱快,谁不想啊。
云妮接了秋凉手里的活:“快别忙活了,你把手养一养,你手艺那么好,到时候可得去试试!”
“喏,这是你上月的工钱,听姐一句劝,自个儿得攒点钱!”
秋凉满是感激,拿着云妮给的工钱,足足三百文钱回到家里。
一进家门就察觉家里的母子三人,脸上喜气藏都藏不住。
“娘,是有啥喜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