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四月,花影重重。
王掌柜在码头卸了一批胭脂,急急忙忙往店里赶。一进门,正巧撞见了自己伙计支着脑袋打瞌睡,无奈地上前摇醒他。
毕竟生意惨淡,门可罗雀也不是伙计造成的。要说这根由,皆是因为蜀地出了一款叫“山花红”
的胭脂。也不知是是何原料,产量少,价格昂贵,偏偏卖货的说有驻颜之效,因而引得江南女子疯抢。先头有几家点进了些货,最近自然大赚一笔,而像王记记这样的老店,自然就没什么人来了。
伙计揉了揉眼睛,看了看门外的马车,问道:“掌柜的,你这是拉了什么回来?”
“走!先把货卸了!”
王掌柜灌了口茶,气喘吁吁地喊人,“里头的几个,快出来,把门口的货给卸了!”
“来了!来了!”
“就来!”
几个伙计搬着几个箱子,走了三四趟,总算是把货卸完了。因为掌柜行事神神秘秘,几个伙计连前头也不顾了,全都跑到里间看掌柜买回来的东西。
“掌柜的,这到底是什么呀?搞得怪紧张的!”
其中一个伙计问道。
“这是‘山里红’。”
场面一下子就安静了,伙计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看着王掌柜的眼神就像是看个疯子。
“掌柜的,你什么时候发了横财?前段时间不还舍不得进这东西吗?”
王掌柜啐了他一下,没好气地说:“还不是这段时间生意实在惨淡,若是再如此,下个月,你们就得滚蛋了!我也得跟着喝西北风了!”
说到此处,他叹了口气:“我和隔壁街的黄掌柜合计了一下,凑了钱一块儿定了些‘山花红’,只要卖掉,那就回本了。本想着咬咬牙也是能买,谁知到这东西如今进价涨到了三两一盒,就只买了这些。终究是抢不过那些富户。”
“什么!三两!”
“这是明抢吧?不过是寻常胭脂,怎值这个价格?”
里间的伙计们被这个价格惊掉了下巴。若说是关家的“小檀霞”
那样二十两的天价贡品,众人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可这个款“山里红”
大家都看过,质地也普通,但就是里头的主料拿不准,何至于卖到这样的价格。
“之前做皂的师傅走的突然,也没留个徒弟,光有配方却找不到好的手艺,一些老客察觉有变,也就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