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两天过去了,「赵凡」还清晰的记得,与「庄子」在「不闻酒馆」前,分别时的对话:
“……谢谢你……赵凡……”
。
“……庄兄?谢我做什么?要谢,也是应该,我谢谢你才是,谢谢你的美酒款待,谢谢你的「半块灵石」……”
。
“……非也,非也……赵凡,酒菜与灵石,终归只是有形之物……在我看来,真正可贵无价的,是那些无形之事……不过,要是你实在不愿意接受我对「无形之物」的致谢……那就权当是,我感谢你没有追问我的来历,没有谈及那些,我不愿提起的话题好了……”
。
“……庄兄……惭愧……惭愧……”
。
“……好了,赵凡,你我就此别过吧……若是有缘,我们还会相见……如是无缘,我便祝你,天宽地阔任君行……”
。
……
怀揣着「半块灵石」回到「学风客栈」的「赵凡」,很快陷入到了新的犹豫之中,他犹豫是否应该将,遇到「青袍年轻人」的事情告诉其他两人,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犹豫,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凭借他的感觉分析,他不认为「庄子」与「贡义村」惨案有直接的关系,对方根本就不是一个嗜杀之人。
其二,与「庄子」一共见过两面,一次是运粮路上被其所救,另一次,便是这场「温酒论道」,这两次的接触,让「赵凡」觉得,对方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而既然对方是一个君子,自己就不应该像一个小人那样,在背后猜忌与议论对方。
可是,这一切毕竟涉及到了「贡义村」灭村惨案,事关重大,经过反复权衡后,「赵凡」还是决定,单独找一个机会,和「苏桓」说一说这件事,听听苏大哥的分析与建议。
只不过,似乎是连老天都不希望他透露此事。
初八、初九这两天……
「苏桓」每天都以拜访故人的理由,早出而晚归,白天几乎见不到人……
而在入夜以后,「苏桓」一回到客栈,要么,沉默不语的倒头睡去……要么,就是拉上「皮锤」三人聊一些事情。
所以,「赵凡」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单独和「苏桓」聊起遇到「庄子」的事情。
……
宋国。
思丰十四年。
定远城。
正月初十。
……
早上一起床,吃过简单的早饭后,「赵凡、苏桓、皮锤」三人,就开始纠结一件事情:
张税吏曾在「初七」进城当天,与他们三人约定,给他三天的时间,他会在指定地点告诉三人一些,从他的渠道打听来的一些消息。
那么,问题来了,今日算不算第三天呢?
如果算上「初七」当天,是一个答案,如果不算「初七」那天,则就是另外一个答案了。
然而,或许是因为,这件事犹如千斤巨石一般,死死的压在三人的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