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恪所在的这条街的尽头,
一队手持水火棍的衙差,
跟在一个都头身后,
都头旁边有一个大汉,朝着同和客栈跑来。
那个大汉,正是从同和客栈溜出去的那名大汉,之前被苏恪在巷子里抽干内力的大汉,
“胡大侠,你确定就是白天闹事的那一对男女?”
都头朝着汉子问道,脚下的步子不减,
“确定。”
老胡笃定点头。
“对了,胡大侠我有一个疑问,你说,这二人其实并不是太厉害,您已是一个二品境界的高手,为什么不将他们直接绳之以法?”
“这!其实,我一直认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是我不出手,实则,我认为这等事,若是我这种江湖莽夫出手了,必然会扰乱国家法纪。”
老胡十分认真地说道。
其实,他跟这都头没有说,他的遭遇,那实在是丢面,太难堪了。
这水火棍衙差,大约有二十多名,各个都是好手,不可能拿不下那一对男女!
……
都头听完老胡所说,
十分欣赏地点头道:
“难得老胡你有这份心。江湖人士都应该向你学习。”
“都头,前面好像有人在斗剑!”
一个衙差眼尖,朝着都头禀告。
“先一停。”
他们这队人马已经到了同和客栈的门口。
虽然都头刚才称赞老胡的观点,但是,都头可不认为官府,尤其是他们襄阳城的官衙还真的可以跟江湖人士,有抗衡的力量,
这还是要涉及到具体人身上,若是江湖草莽小毛贼,他不介意逮回去,算作功劳。
……
此时的街道上,
灯笼高挂,
光亮虽暗,
但
加上月光洒照,
在牌坊之上的苏恪和李寒衣,
却光彩可见。
两个翩翩公子,在牌楼两侧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