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陵垂眼说一切都好,又见他伸过手来,轻轻抚了抚她的小腹,漆黑的长眼睛在烛光里似闪过无比柔和的笑意,说:“……听说孩子会动,怎么朕没摸出来?”
稚陵笑了笑,说:“太医说,要四个月才能感觉到。”
“噢。”
即墨浔倒像个懵懂的孩子一般,稚陵端详他的神情,委实鲜少见到他这样柔和温情的神色,不免心中一动。
抬眸之际,即墨浔那双漆黑凤目眸色也暗了暗,不自觉中,呼吸一重,修长的手慢慢挪到了她的下颔,轻轻一勾,叫她抬起了脸。
室内烛火潦倒,他的脸颊近在眼前,被一旁灯树照得忽明忽暗,漆黑浓密的长睫,小扇子一样投下阴影,拂在她的脸上。
他吻住她的嘴唇,但力度不重,仿佛在缓慢优雅地品尝着甘冽的滋味,稚陵却被他这般轻柔的动作弄得呼吸紊乱,睁大了乌浓的眼眸,一瞬不瞬望着他瞧。
他吻了一会儿,松开了手指,稚陵又在旁边急促平复着呼吸,这才想起来问他:“陛下怎么愁眉不展,是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了?”
即墨浔单手支颐,墨般锦袍洋洋洒洒铺满罗汉榻上,仿佛一片被打翻的墨水,间或是两三星昂贵精致的刺绣的光,在铜灯光芒里,如一片沉沉的寒潭上,黄昏时分泛起的粼粼光明。
他眉目深拧,良久,拉着她的手,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抚着,淡声说:“钟宴病了。”
稚陵一愣,心里突然忐忑,不知他怎么要提起钟宴来——此外,钟宴怎么病了?
静默的片刻里,即墨浔的目光幽幽扫向这小案上陈放的宝蓝釉梅瓶,瓶中是新更换的两支瘦白梨花。
他说:“朕这两日在朝中,费了些力气,总算叫那些人闭嘴,南征一事,主战的占据上风,一切向好。武宁侯世子钟宴,朕观察他许久,此次南征,原属意他父子为主帅。怎知他突然卧病,……”
稚陵听他顿了顿,英俊淡漠的眉眼间阴翳愈重,抬手捏了捏眉心,她立即又识趣给他按揉了一番。
毫无意外,他整张脸都绷得极紧,显然钟宴这个病,恐怕是出乎他意料,更令他烦恼不已。
稚陵稍微一想也能明白,偏是这个节骨眼上,钟宴生了病,岂不是叫旁人都觉得,上天不赞成大夏南征,以此作为警示,乃是个凶兆?
即墨浔又道:“除此之外,司天监又奏报说,天象有异,紫微暗淡。太庙里的官员奏报什么墙现裂缝,贡品腐烂……,竟还把此事扯到了列祖列宗身上去了!”
说起此事来,他嗓音益发冷冽深沉,俨然是动了怒。
那些异象,稚陵知道即墨浔一向不放在心上,也不怎么信。然而旁人用来大作文章,鼓动人心,便不可以不为之烦恼了。
钟宴好端端的病了,委实是不逢其时。
稚陵思来想去,轻声问他:“陛下可差遣太医过去探望了?”
即墨浔应了一声,修长手指还在无意识摩挲着她的手背,薄薄的茧刮蹭过细白手背,叫稚陵仿佛觉得被刮蹭的不是手背,而是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