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是大太太王氏,如今靖宁侯府的中馈就握在这位手中,她是个惯会做人的,”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府里上下没一个不喜欢她的。
要王氏说,卫琛瞧着就不是个读书的料,崔氏何必日日将卫琛拘在府里揠苗助长,一个活泼开朗的小人儿硬是被她逼地出府祈福都得偷偷摸摸。当然,王氏这般腹诽也是带着一股优越而论的。
王氏同崔氏本就是表亲,偏生也巧,两人一同嫁入靖宁侯府。王氏成了冢妇,也就是如今的侯府世子夫人,崔氏嫁给了次子卫言武,虽说是嫡子,但不能承爵,可卫言武学问做得好,又温文尔雅,样貌堂堂,甚过靖宁侯许多,这厢也算是打了个平手。
于是互不服气的妯娌两个又开始赛孩子。
王氏进门,一举便将后来闻名遐迩的才子卫青阳生了出来,崔氏先生的是个女孩,芳名卫璇。
说起卫璇,这也是个闻名燕京的奇女子。年仅六岁卫璇便展现出惊人的武学天赋,就连武功盖世的蒙震见了卫璇都忍不住道:“是个好苗子啊!”
梳着两个花苞苞头的卫璇得此称赞,练功越发刻苦,长到十三岁,一手花枪已经能耍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了。上了马背那更是如蛟龙入水,哪个马球社要是得了她,简直可以直接锁定魁首。
这简直叫崔氏狂吐一口鲜血,得女如此,也不知该哭该笑。所以再得幼子,崔氏便希望卫琛能文静内敛些,最好是能赛过卫青阳。
只是崔氏这愿望显然落空了。
王氏转头对崔氏道:“弟妹,我家里刚送了一大株肉灵芝,拿给琛哥儿补补身子吧。”
崔氏娘家是扬州富商,自己嫁妆就丰富得令人嗔目结舌,再说还有将军府前些时日送来好几箱的名贵补药,自然不差她那点灵芝,但贵在王氏一片好心。
一来一去,王氏两番话既敲打了卫琛又笼络了崔氏,话虽说得难听,道理却是这么个道理,崔氏即使心有不豫,也不好发作。只是崔氏护短,不喜别人说道卫琛,赶紧转了话题:“快别在你祖母怀里猴着了,快过来,你怎么不多向你青阳兄长学学,那等仪态,便是进宫面圣,也没什么可指摘的。等明儿去了学堂,可要好好和先生学学。”
“怎么?明天就要去学堂啊?”
老太太闻言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崔氏点点头。
“这么快,身子还没养好呢,你这是要逼死琛哥儿啊。”
老太太搂紧卫琛不愿松手,倒显得崔氏像个后妈似的。
崔氏被气了个仰倒,“老祖宗,我这不也是着急嘛!翻年琛哥儿就十六了,同龄的国子学都读到天字班了,他才将要考。”
崔氏急地绞紧帕子,头上珠钗也跟着颤悠不止。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读书也不差这两日,再说了,我们琛哥儿就算不读书,也是顶顶好的。”
老人家维护孙子的执拗劲儿上来了,“听我的,过了年再让琛哥儿去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