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宁元年九月十五(1o月9日),陈留王府。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府中的院子内,陈留王刘协,此时正拿着木制长棍,与另一名少年对战,从而练习枪法。
那名少年比刘协稍大些,但和刘协一样,有着不符合这个年龄的沉稳与冷静。
在他们一旁,一名成年但年轻的黑袍小将,正双手交叉在胸前,注视着两名少年的对战,观察着他们的每一个招式。
这名黑袍小将十分健壮,面相英俊却不失威严,浓厚的双眉之间透着一股英气,而从他双手的老茧来看,他应该是战场老手了。
在不远处的榻上,另一群人,也正看着两名少年的训练。
作为主人之一的董卓自然在其中,左右分别有贾诩与张姜相伴。
而陪坐的客人,分别有三批。
先是刘备一席。
作为【白毦兵】的统帅,此时的刘备已经成为了董卓霸府的客将,经常与董卓促膝长谈,饮酒作乐。
在刘备身后,分别有两名气质不凡的随从相伴。
跪坐在右侧者,身长八尺,因面带一副黑色怒像的鬼角面具,而不知其真实面目,不过从他唯一透露出来的双眼中,散出一股浓重的杀气。
跪坐在左侧者,相比而言就伟岸的多了: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英姿勃,虎虎生威。
哪怕只是略懂三国者,都知道这二人是谁,更别提转世而来的董卓了。
桃园三义,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自然,刘备身后左右跪坐的二人,正是关羽与张飞。
其次是曹操一席。
与曹操同行并列而坐的,是一名与曹操岁数大致相同,面相沉着刚毅的军官。
根据刚才曹操的介绍,此人名为鲍信,字允诚,任骑都尉。目前在与曹操一同准备前往兖州的事宜。
最后是孙坚一席。
坐在孙坚身旁的,是一名看起来比刘协大数岁的少年。
这名少年与孙坚的相貌有几分神似,在这之外,更是有着远在场所有人的英俊。
但这并不代表他柔弱,相反,他强壮的身板,和与孙坚一样的杀气,同样令人不容小觑。
这名少年,正是孙坚的长子以及副将,时年14岁的孙策(字伯符)。
很快,刘协与陪同的少年之间的练习便结束了。
“好,完美。”
董卓满意地对刘协和那名陪同的少年点了点头,随后看向那位黑袍小将,“伯祖啊,你也教的好啊。”
“姑父大人所托,我张绣岂敢怠慢?”
黑袍小将对着董卓恭敬地拱手道。
此人,便是董卓的妻侄及部将,有【北地枪王】之称的张绣(字伯祖)。目前担任刘协的武学教练,以及确保陈留王府的安全。
“令侄如此青年才俊。”
孙坚这时点头道,“【北地枪王】,名不虚传。”
“令郎不也毫不逊色?”
董卓以赞许的目光看向孙策,“【小霸王】之名,即便是在这司隶,也是人尽皆知的。”
听到这句赞美之词的孙策,脸上也浮现出不易察觉的微笑。
“要不,来一场更精彩一些的对决?”
董卓突然意味深长地说道,“各位觉得如何?”
“我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