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语戛然而止,目光投向村口的方向,那里,一辆马车正缓缓驶来。
车帘掀开,走下来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郭凌峰特意从郡城请来的农业专家李七。
“乡亲们,为了让大家安心,我决定带大家去实地看看!”
郭凌峰朗声说道,指向村外那片已经采用新水车灌溉的试验田,“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新技术究竟如何,大家一看便知!”
人群骚动起来,在郭凌峰的带领下,村民们浩浩荡荡地朝试验田走去。
田埂上,李七指着新水车,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它的优点:省力、高效、环保……原本枯燥的专业知识,被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听得村民们频频点头。
“这新水车,真的像郭公子说的那样神奇吗?”
村妇赵六站在田埂边,望着哗哗流淌的清澈河水,心中依然忐忑。
“赵家嫂子,你就放心吧!”
一旁的农官刘青笑着说道,“这可是我亲眼见证的!
用了这新水车,不仅省时省力,还不会像王五卖的那些劣质水车一样,三天两头出故障!”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来到了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边。
这片稻田正是使用了新技术,与周围那些还未长成的稻田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家请看,这片稻田的秧苗长得多壮实!”
李七指着田里的秧苗,语气中带着自豪,“这就是新技术的功劳!
不仅如此,新技术还能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我们的环境……”
村民们听得目瞪口呆,原本半信半疑的脸上渐渐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他们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田里的秧苗,用手轻轻抚摸着饱满的稻穗,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人群中一阵沉默后,老农张山缓缓开口了,他粗糙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饱满的稻穗,浑浊的眼中闪烁着亮光:“我老张头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秧苗!
郭公子,这回你是真的帮了我们大忙了!”
张山是村里出了名的“老顽固”
,平日里对这些新奇的东西总是不屑一顾。
这次要不是郭凌峰再三邀请,他也不肯来这一趟。
可如今,亲眼目睹了新技术的成果,老张头的心里再也没有了怀疑,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惊喜和感激。
“是啊,郭公子,之前是我们错怪你了!”
村妇赵六也站了出来,脸上满是愧疚,“我听信了王五的鬼话,还到处跟人说这新水车是骗人的玩意儿,差点就耽误了大家的大事!”
之前王五为了推销自己劣质的水车,没少在村里散播谣言,说郭凌峰的新技术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赵六为人单纯,又轻信他人,便成了王五谣言的传播者。
如今真相大白,她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赵家嫂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也不必太过自责。”
郭凌峰温和地笑了笑,“其实一开始我也理解大家的顾虑,毕竟新技术嘛,总得有个接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