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成轴状的榜文,自最末端开始显露出来。
范愚于是连呼吸都放轻缓了许多,几不可闻。
太学学生们周遭早已经围满了看榜的学子与民众,看榜的小小场地人头攒动。随着一道粗粝苍老的声音高呼“中了中了,我中了”
开始,哭笑声便此起彼伏起来。
等待的人眼中,时间总是过得极慢,对外界的喧嚣亦充耳不闻。仿佛已经过了许久许久,漫无尽头的榜文终于在范愚面前显露出了全貌。
于是便也瞧见头名的位置上,正正写着他的名字。
“允中,恭喜啊,会元!”
还在为自己榜上有名而兴奋着的周浦深几人,因着喜悦过满,连张口道贺的话都显得有些滞涩,言语最后化为了落在范愚肩上的重重一拍。
至于同他并肩而立的叶质安,掌心的濡湿终于消失不见,面上则同范愚一般,露出来个傻笑。
天光灿烂之下,是少年郎们的灿烂笑意。
第14o章
会试次月便是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帝王于此日亲临,主持策士,所得的进士便也成了天子门生。
殿试当日,考生的状态各不相同。说是十年寒窗换来官身前的最后一道大考,考生当中却也有部分稍显轻快放松者,只因考生若不出些大的差错,殿试轻易不会黜落人。倘若对一个三甲同进士出身已经颇为满意,或是自认无法得个比会试更高名次,松快些倒也无妨。
范愚的状态则要复杂些,距离连中六元这般世所罕见的成就之差一步,此刻的他心中有少年郎的春风得意,也有理智暂时压抑住对未来的畅想。实际上科举这条漫长的道路,范愚已然走过了其中最难的部分。于帝王而言,为了彰显本朝的文治,这场殿试当中,范愚只消挥出正常的水准,状元郎的名头便会归属于他了。
晨光乍现,便有礼部官员来引导考生行至奉天殿。
队列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最终结果都将是三甲同进士,多年苦读谋来一个外放小官的职位,宦海沉浮多年,会进京述职,但大概率至死也不会再有什么入宫面圣的机会,殿试便是此生唯一一次得入此处。
但无人抬头去看这无数工匠凝聚出的宏伟建筑,氛围肃穆,考生分列于丹墀两侧,面北而立。
帝王御殿,鸣鞭。
行礼。
而后便是颁赐试题,执事官举策题案,内侍官以策题付礼部官,礼部官试卷。
考生再行礼,跪而答卷。
殿试只试一题时务策,本年的考题中规中矩,问“养民莫重于制田里、广树畜,教民莫大于崇学校、明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