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爸的注视下,李非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腰,还真是长肉了。
或许是日子过的太安逸了。
不知不觉中,竟然中年福了。
此刻。
李非心中忽然一阵惊慌,轻轻的叹了口气:“真是。。。。。。武者的耻辱啊,看来确实该练一练了。”
于是李非抄起了镐头,干起了不知多少年没有碰过的农活。
热汗很快冒了出来,还真是舒坦多了!
一个上午的劳作过后。
中午。
李非的老爸亲自出马,在后院里支起了两个柴禾灶。
老妈带着秦素素带着铮儿,在附近捡了一些枯枝,蒸了一大锅白米饭,又炒了几个家常菜。
炊烟袅袅升起。
李非和老爸站在一旁,看着老妈和秦素素,铮儿忙忙碌碌的样子,终于找回了一些久违的充实感。
老爸往周围看了看,开始帮着秦素素规划起来:“这里搞一个鱼塘,这里搞一个蔬菜大棚,还要搞一个花园。。。。。。”
李非频频点头:“嗯,嗯,您老是专家,您说了算。”
看着这后院里的一大片空地。
李非不由得想起了当年,自己第一次来到秦家大院的时候,这里曾经的兴旺和人来人往。
不知不觉中,进入中年的秦素素,也开始寄情山水,进入了种花种菜,享受农家乐的阶段。
这倒不是在演戏,也不是在装腔作势。
秦素素是真的在享受劳动。
而种菜,种花,钓鱼,农家乐。。。。。。。
这其实是每一个中国人最终的归宿。
老爸说的一点也没错,劳动专治小资病。
在劳动中完成了播种,浇水,栽培,收获的全过程,自然会从这万物生长的规律中,得到了收获的满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便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所寻求的道。
所以中国人不会空虚,不会在功名利禄中迷失了自己,而显然,外国人并不懂这样的人生哲理。
大锅菜炒好了。
大米饭盛上了桌。
很像是一家人的祖孙三代围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