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最火红的岁月,正是文革最越演越烈的年代。
这一年,白梨村出了不得了的大事。千万大城市里的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到人民群众中去的号召,浩浩荡荡地开始了上山下乡的青春岁月,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当时几乎是几年都见不到外乡人的白梨村村民也在这一年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城里人。
村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一个劲儿地全部涌到村口,十三岁的虎子也穿着前年二哥穿剩下匀给他的「新衣服」前来看热闹,瘦小的身子费力地钻进人群中,在漫天的锣鼓声中探出自己黝黑的小脑袋。
「快看快看!这城里人长的咋就这么白呢?」
「嗨你懂个啥,城里人吃的馍白呗!」
虎子还小,啥也不懂,听着村里三姑六婆的议论,只是一个劲的傻笑着。
「你看那个城里姑娘,长的那叫一个俊俏!」
正激动地说着话的是虎子的二表哥,一个快四十岁的老光棍。
「哪儿呢哪儿呢?」
「就那个!就那个最白的那个!」
虎子清澈的目光随着二表哥手指向的方向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年方双十的白净城里女子,那种白在常年劳务农作的村民之中流动着,几乎是耀眼的白,漆黑的大眼睛好像随时能说话,精致的五官脸蛋和纤细修长的身段不说,光是那城里娇小姐的气质便是包括虎子在内所有的白梨村村民们从未见过的,那是一种真正女人的气质,好似天女下凡一般。
那是一种真正鹤立鸡群的气质。
同批来到白梨村下乡的知青一共有二十五人,十男十五女,对于有将近四百口人的大村来说,既不多也不少。当天晚上在村子里不大的一片田地上,由村长操办着举行了一场热闹的欢迎大会,几乎又是所有的村民赶来凑热闹,虎子这回聪明了许多,抢早来了占了个好位置。
虎子仔细地听着台上知青的自我介绍,尤其是轮到了下午他瞅见的仙女儿的时候。
白静琳。
多好听的名字啊!不似那些叫翠花、玉玲的村里女人!多美的名字!
这下虎子知道了仙女儿的不少事情,是从上海来的,上海在哪儿呢?远么?
一定比白梨村热闹不少吧!仙女儿居然还读过大学,十二岁的虎子字还有好多不认识,村里最有文化的王木匠,也是村小学的校长,不过才是高小毕业!
虎子才十二岁,但他也知道他以后是要娶媳妇儿的,他可不要想他哥一样去年娶了个隔壁村的村里女人,他暗自下决心,将来他一定要娶眼前这个上海来的仙女儿做媳妇儿!尽管她大了虎子有八岁!
很快地,由于读过大学,身子也比较柔弱,干不了太多农活,差不多是五个月以后,白静琳就被调去了村小学教书,正好成了虎子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