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凤舞天下价格一览表 > 第三十四章丁三吵架都尉查房(第1页)

第三十四章丁三吵架都尉查房(第1页)

按照天命皇朝的公文制度,中央各部下达公文有两种途径。一是走官方负责的驿站邮传体系由驿卒送达,二是派专人送达。方德进既然随身携带公文,那就是专人送达。既然是专人送达,就得有合适的人签收。理论上说,如果这份公文是下达给钓鱼城防区的,那就要由钓鱼城将军李定国签收,李定国不在,他的副手也行。不过钓鱼城战区并没有副将军职务,这文书只能由李定国收。

丁三儿就在挑这个毛病。严格说来,专人送达的公文,除了有资格签收公文之人,其他任何人不得经手。可在实际中,随从帮着呈递一下,甚至帮着携带公文,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常见并非合理、合理未必合法,不管怎么说,皮哥儿接触公文,就违反了朝廷的制度,真要上纲上线,给个撤职的处分也不为过。

皮哥儿虽然害怕担责任,可也不敢把公文递回给方德进。在兵部当了这么多年的宿卫,皮哥儿深知方德进这种层级官员的心态。

他们的职位不高,但权力很大,即使是军中的行营总督、将军等高级武官,见了他们都是客客气气的。但转背过去,这些高级武官又很看不起这些中层官员。久而久之,中央六部各司的官员,从正五品的主官郎中开始,到正六品的副手员外郎,再到正七品具体办事的主事,无一不养成了既自大又敏感的脾气。

事情很明显,方大人自重身份,不可能亲手把公文递给丁三儿,所以皮哥儿才麻利地当起了二传手。现在方德进受了羞辱,就算李定国到场,恐怕也要由皮哥儿转呈,才算找回一点面子。

可丁三儿又怎么会让方德进如意?他故意顶到皮哥儿跟前,翻着白眼上下打量了他半天:“也看不出乔装打扮的痕迹啊,难道世上真有毫无破绽的易容术!皮哥儿,我说你到底是不是假冒的,要不怎么老说外行话?李将军什么身份,你拿一份也不知真的假的公文出来,就要让李将军到城门外交接,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正常情况下,这公文应当由方德进带到将军府去,在钓鱼城将军的公事房里交接。可方德进都进不去钓鱼城,又怎么到得了将军府?事情就这么卡住了,方德进见不到李定国,就无法交接公文,不交接公文的话,就证实不了他们的身份,也就进不去钓鱼城。

皮哥儿急了,拿起公文在丁三儿的眼前抖落:“丁三儿,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这可是火漆封印的兵部公文!”

丁三儿丝毫不肯吃亏,一巴掌把他的手打开了:“皮哥儿,拿开你的狗爪子!火漆封印的东西多了,难不cd是兵部公文?”

这时方德进终于冷静下来,从腰间摸出了一个玉牒:“皮八尺,你把我的身份玉牒拿给这厮看看,咱们先进城再说!”

天命皇朝的身份管制比较严格,特别是在边境区域。所有天命皇朝的民众,都有各级官府颁的身份度牒,上面篆刻着个人的身份信息。平头百姓用的度牒多是竹木制成,边军士兵是铜、铁等普通金属,中、低级官员用金、银等贵金属,高级官员才能用玉。方德进只是正六品,勉强算中级官员,只能用银牒,可主管此事的户部对中央机构有所关照,但凡在中央任职的正式官员,使用的都是玉牒。

正常情况下,玉牒就意味着身份,只要拿出来,基本到哪里都畅通无阻。可惜的是,方德进今天遇到了丁三儿。

大名不比绰号文雅多少的皮八尺,毕恭毕敬地捧着方德进的身份玉牒,转身要递给丁三儿的时候,再次受到了漠视。

“皮哥儿,这是朝廷官员才能使用的玉牒,我们这里可没有留底,无法核实真伪。你们如果要进城,还需把迁徙文书拿出来!这个东西我倒是有资格经手,可以帮你们拿进去验明真伪!”

为了防止有人造假,各级机构颁身份度牒的时候,都存留了一份身份信息。如果狼族探子要假冒南方人,也无法仿造身份度牒,因为没有对应的留底信息,一核对就要露馅。抢夺别人的身份度牒也不行,很容易被熟人识破。

当然,这还是有漏洞。因为留存身份信息的工作量过于巨大,越是基层的机构,能够留存的身份信息越少。

天命皇朝正式的地方政府序列中,最低级的机构为县,但在实际运行中,特别是在边境地区,又设立了乡公所一级非正式政府机构。乡公所的管事人员叫乡老,由当地的乡绅担任。他们虽然干着政府的活,但并不从朝廷领取俸禄,也没有对应的官职等级。

普通乡民的活动范围很小,身份信息在乡公所留底就够了。但如果乡民的活动范围继续扩大,这种方式就不可取了。可想而知,要把所有的人口信息在每个乡公所都复制一份,并且还要及时更新,那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这个时候,迁徙文书就应运而生。

村民离开本乡在县内活动,就需要到乡公所开具迁徙文书,复制本人的身份信息并加盖乡公所公章。在一县之内,每个乡公所都存有其他乡公所印章的留底,因此迁徙文书无法造假。以此类推,如果人口要出县,就需到县衙开具迁徙文书,从而可以在一州或一府活动,出州府则需本州府的迁徙文书,出省则需本省的迁徙文书。

身份度牒加迁徙文书,基本也就杜绝了假冒身份的可能。从理论上说,天命皇朝采取了这种缜密的人员流动管理方式,就不可能让狼族的探子混进来。但现实总是比理论复杂,理论也永远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现实问题。这种方式虽好,操作起来太过麻烦,现实之中又有旺盛的人口流动需求,因此执行得并不是太好。

比如某人要从甲省到乙省办事,就需先到甲省府办理迁徙文书,如果他不是刚好住在甲省府附近,为了开具省一级的迁徙文书,他必须先开具乡、县、州(府)三级的迁徙文书,否则根本到不了省府。这还是出本省,到了乙省后,还要在乙省边境差役的陪同下,到乙省府核实迁徙文书的真伪,加盖乙省的印章,才能在乙省自由行动。因为太过繁琐,加上行政成本很高,在治安比较好的内地省份,这个制度基本已经名存实亡。

方德进出京,依道理说,也要在顺天府开具迁徙文书。可京城官员的身份玉牒比什么都管用,到哪里都是一路绿灯,谁又会多此一举?只是此刻被丁三儿揪住,就连方德进都无话可说!朝廷法度就是朝廷法度,暗地里违反可以,却不能明着突破。

丁三儿在城门口耍了一出猴戏,好好地调戏了一把方德进等人,死活没让他进城。回到将军府之后,这小子又充分挥他的优势,绘声绘色地把当时的情景描述了出来。不单老将军李定国开怀大笑,就连向来有点小酷的司午衡都忍不住笑倒在椅子上。

惟有刘知机忧心忡忡的:“将军,方德进吃了这回瘪,回头肯定要报复,咱们还需留意他的后续手段啊!”

李定国点头:“你提醒得对,我也想过了,不过没想到什么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拖延时间,让抓获赤温的消息尽量扩散出去,给于崇法等人形成足够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争取足够的时间备战,不能过分拖延。要想两全其美,还真是不容易。”

刘知机真不愧是李定国的席智囊:“将军,我有一计。对付这种小人,不能用君子手段。既然方德进退走,咱们赶紧安排人尾随上去,找机会把他的玉牒偷了。一边将军再同董督帅打好招呼,让他的防区严加盘查进出人员。方德进没了玉牒,董督帅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抓起来。这么一审查核实,至少半个月过去,抓获狼族三王子的消息都不知传到哪里去了,看于崇法还怎么捂?”

李定国听得连连点头:“好、好,这法子好!老董那里没问题,于崇法偷偷摸摸派方德进过来,连老董都瞒过了,老董肯定也一肚子气!”

司午衡一听,又有些跃跃欲试起来:“将军,方德进这般无事生非,要不让我们去收拾他?”

李定国摇头:“这不好!你们是万众瞩目的英雄,不能做这种鸡鸣狗盗之事。一旦跟方德进打了照面,将来你们到兵部叙功的时候,事情就不好办了。你放心,老李我现在管的人虽然不多,这种人才却是应有尽有!你们且好好休整几天,等消息扩散出去,你们还要兼程赶路赴京,尽快说明北境雪灾的情况,让朝廷做好应战准备。现在已经七月下旬了,狼族入侵,一般都在十月中、下旬。即使诸事顺利,时间也很紧张啊!”

与钓鱼城将军府其乐融融的气氛完全相反,方德进离开钓鱼城之后,却是憋了一肚子气。他在兵部任职,曾经多次外出办差,哪一次不是走到哪威风到哪?这次偷偷摸摸出来也就罢了,到了地头,还被一个不得意将军的传令兵羞辱,他又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天命皇朝的驿路上,每隔三十里设一个驿站,离钓鱼城最近的驿站叫做鱼梁驿。方德进走到鱼梁驿之后,也没有心思再走,早早地住下了。不过他却没有歇息,而是提笔开始给于崇法写信。大概也是气的,方德进今天可谓是文思敏捷,不到一个时辰,就洋洋洒洒写了两千来字,把今天受辱的情况原原本本说了一遍,甚至很多丁三儿的原话都抄录了下来。

信写好后,方德进把驿卒叫过来,吩咐他随最近的加急文书一起走,就上床睡觉了。因为这几天鞍马劳顿,方德进这一觉睡得特别死,醒来之时,天都已经大亮了。在皮哥儿的伺候下,简单梳洗过后,方德进并未继续赶路。他想明白了,现在赶回顺天府去毫无用处,还不如在鱼梁驿等着于崇法的回复。如果于崇法还有新的差遣,他也用不着来回赶路,还节约了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