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等那些人出去后,朱标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他招来锦衣卫。
“许三,派人盯着他们,特别是知县和县令,看看他们都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
“遵命!”
朱标平复了下心情,这才转过身来。
“6先生,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制盐了。”
“当然。”
6渊微微一笑。
6渊记得自己刚穿越那阵也曾经想过靠制盐来赚第一桶金。
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论什么朝代,盐和铁都是朝廷专营,没有一点背景沾染这个,那就是嫌死的不够快的!
“你们先演示一边如何制盐。”
6渊说道。
那些盐户依言而行。
便见一些汉子挑着海水到高处的盐池。盐场并非一块平地,而是依坡而建,从上到下如同梯田般分布着一块块盐田,而这些盐户便是采用多级蒸池分步制卤。
形成浓卤后,则放入锅中熬煮,以此得到粗盐。
这样的浓卤熬煮,一口锅一日能出六百斤盐,而这丁溪盐场有十口锅,一日能出盐六千斤。
但这只是好的情况,若是碰到雨天,那就难以形成浓卤,光靠熬煮费时费力。
出盐就少了。
但朝廷在雨季也是减少配额,只是这次碰到了那管事一下贪了一千石,这下空额顿时补不上了。
“殿下
,可用晒盐法制盐。”
6渊说道。
“虽然现在也靠晒盐,制作卤水,但若是放弃煮盐,而靠晒盐法,便可以省去诸多劳力,又节约了柴火。”
“另外,这些盐田也可改制。”
“在上下田之间开池门,用以向下流水。底池下筑坨台,以备储盐。”
“滩池周围挖二面或三面大沟,以备纳潮储水。向海一面的沟堤,开一水门,设闸以备启闭。其外再开一“潮沟”
,直通于海,用以引潮入沟,备盐沟纳潮用。”
“如此可大。大节省人力。”
“而在北方一些干旱少雨之地,更可以大力推行晒盐法制盐,可大。大节省人力。”
朱标听得连连点头:“此法甚好!”
“之前我需要的东西买好了吗?”
6渊问道。
“已经都到了。”
旁边的锦衣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