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轩抬眸望去,只见一位小姐袅袅娜娜地步入屋内。
她正值十五六岁的如花妙龄,周身散发着大家闺秀的端庄气质。
那弯弯的眉如远处的黛山,微微蹙起时,恰似含着无尽的哀愁与诗意,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惜。
眼眸恰似秋水般澄澈明净,顾盼流转之间,波光潋滟,真真是能令沉鱼为之羞愧,落雁为之折服。
粉面桃腮,肌肤如雪般洁白无瑕,在那柔和的光线下仿佛散发着微微的朦胧光晕,愈发显得如梦如幻。
一头乌发精心地挽成精致的发髻,其间插着一支素雅的珠钗,更添几分温婉动人之态,直叫人见之而忘却尘俗之事。
苏婉清的目光轻轻落在刘正轩身上,只见刘正轩生得风流倜傥,一袭华服更是将他的翩翩风度衬托得淋漓尽致。
那面容俊俏得如同精心雕琢的美玉,剑眉斜飞入鬓,为他增添了几分英武之气。
眼眸深邃如幽潭,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与智慧,让人稍一凝视,便好似要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微上扬,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端坐在那里,身姿挺拔如苍松,浑身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气与自信,让人不禁为之侧目,难以移开视线。
苏婉清道个万福,微笑着说道:“小女子见过公子,不知公子贵姓。”
老鸨这才恍然想起,自己还没问过公子的姓名。
只见刘正轩对着苏婉清回了个书生礼,温声说道:“小生不才,刘正轩。”
苏婉清心里喃喃道:“正轩,好名字。”
心中不免又对刘正轩高看了几分。
老鸨去请苏婉清时,已将事情的原由大致和苏婉清说明了。
刘正轩拿起桌子上刻有诗句的盒子,面带微笑,递给苏婉清说道:“这是小生送给苏小姐的小小的礼物,不成敬意,望苏小姐笑纳。”
苏婉清接过小木盒,仔细地打量着。
木盒上方刻有“莲花香型”
四个大字,所刻字样如铁画银钩,笔势劲瘦挺拔,独具韵味。
其笔画纤细却不失力度,转折之处犹如利刃切割,干净利落。
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令人赞叹不已。
苏婉清看着这四个字,眼睛睁得大大的,满是不可思议。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熟读诗书和书法,却从未见过如此瘦硬而又不失灵动的书法字体。
苏婉清有些激动地问道:“刘公子,不知道这是什么书法?”
刘正轩笑着回道:“这是小生创作的瘦金体,不知苏小姐有何指教?”
苏婉清嘴里轻声念叨着“瘦金体。”
继而又继续专注地端详着木盒。
木盒正面亦是用瘦金体刻着“出淤泥而不染”
,翻看侧面则刻着“濯清涟而不妖”
。
苏婉清忍不住念叨着:“好诗。”
又念及自己的身世,不禁心生感慨,再度被深深震撼。
遂向刘正轩问道:“刘公子,这诗句不知系何人所作?”
刘正轩笑着回道:“是小生所作。”
言罢起身,缓声念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楚公屈原独爱菊。
自三国以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