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桃兄妹出了衙门,站在街边。
孟景安急的语无伦次,嘴唇直哆嗦,“妹妹。。。。。这怎么办?爹被关押了,府城那么远。。。。。哎呀,这可怎么办。。”
围着月桃来回直转圈。
毕竟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慌了手脚也正常。
月桃出言安抚道。
“不要着急哥哥,现如今咱们也没什么好办法,还是先等一等赵大人的消息。”
“哥,爹爹不在,你是咱们三房的男丁,你千万别慌。”
“回了家,别说太多,记得只说爹爹是徭役工期延长了几日,衙门让多等几日。
“其他的等有了眉目再告诉娘,也免的爷奶和娘担心。”
月桃的冷静的声音让孟景安镇定下来。
“这。。。。这。。。。。行,妹妹我听你的。”
月桃有自己的担心。
乡下的长舌妇比比皆是。
一点小事都会传的风言风语,更何况是乡下人几辈子都碰不到的关衙门的大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不出三两天,十里八乡就都知道了。
兄妹商量好,返回了铺子。
到了铺子,月桃又有了主意。
让孟景安留在铺子里帮忙。
吩咐郑氏数出三天的花费,剩下的用布兜包好。
叫了王大跟着自己提着去了钱庄。
这个时代铜钱兑换银子的比率是不固定的。
有时是一千零几十兑换一两银子,有时是九百多兑换一两银。
都在朝廷调控的范围内波动。
老百姓和商铺都以铜钱结算的多。
不会经常来回兑换。
王大提着五千多的铜钱,兑换了五两银子。
赔了些许,可现在用钱也顾不得了。
月桃感叹,有钱人低买高卖可是一笔钱生钱的好买卖。
让王大回了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