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赵里正眉头微皱,他答应过叶苏念,只要说过她坏话的人,都不能参与她提出来的赚钱营生。
“诚心道歉的,可以去收割绿葫芦的茎秆卖给里正。”
在后面听的差不多的叶苏念开口道。
后面这位婶子,叶苏念看得出来她是诚心想要道歉的。
不过,做错了事情就要受罚,她可不是圣母。
见众人都看向她,叶苏念继续说道:“说过我闲话的,手艺不能学,但你们可以去村子里的池塘或是湖里割绿葫芦的茎杆,带到晒谷场上来,卖给里正,也能赚些钱。”
只要人勤快,愿意吃苦,叶苏念并不想过多去为难这些人。
听到这话,那婶子高兴道:“谢谢你苏念,对不起,怪我嘴碎,对不起。。。。。”
割茎杆这活儿乡下人谁不会?
少赚一点也没事,至少能赚钱。
赵里正敲了敲烟杆子,看向叶苏念的眼里满是欣慰:“就按苏念说的,诚心道歉的,就去割茎杆送到晒谷场来。”
赵里正语气一顿,继续说:“但,若是品质不过关,我可不会收,先说好,直接送来带泥的,按照一文一斤收,若是洗干净的,就按照五文一斤收。”
听到这话,在场的许多人都有些蠢蠢欲动了,想现在就去割。
要知道,他们出海打渔,一天都不一定能卖三十斤,而现在他们若是一天能割到三十斤,就能赚一百五十文钱。
只要割六七天,他们就能赚钱一贯钱多!!
而且那绿葫芦的茎杆又不要钱,东江村的湖里池塘里多了去了,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啊!
赵里正又跟众人说了收割绿葫芦茎秆的注意事项。
因为刚割下来的茎杆是不能直接用的,得晾晒放置一段时间,而且对绿葫芦茎秆的大小也是有要求的。
这些要点必须和乡亲们说清楚。
说完后,赵里正就让乡亲们去割绿葫芦茎秆去,剩下那些交了钱的,就留下学习。
赵氏婶子见其他人都忙着去割绿葫芦茎秆,理都不理她,气的鼻子都歪了。
狠狠地瞪了眼叶苏念几人后,才愤然离开。
叶苏念跟许香云两人便开始用之前晒好的茎秆,教这些婶子如何编成垫子。
半个小时后,听村民说八卦的叶苏念,终于听到了自己想要听的事。
说话的婶子叫王二嫂,就住在周家隔壁。
“马大花,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一把年纪了,还整天惦记那档事,我困,那是因为昨晚周家大半夜的不睡觉,一惊一乍的把我吵醒了。”
王二嫂昨个因为赵里正说的事,就激动的睡得比较晚,谁知后半夜刚睡着,又被周家春莲那丫头的尖叫声给吵醒了。
搞得她现在一直在打哈欠。
“咋了?周家又咋了?”
有婶子顾不得调侃王二嫂,赶紧先问。
王二嫂先是瞧了眼叶苏念的神色,见她没有反对她们八卦。
便来了精神,她清了清嗓子,“咋了?这事你问我就问对人了。”
早上因为交钱报名的事情,都让她给忘了周家这事。
“大概在丑时(1-2点),周家春莲那丫头突然惊慌尖叫一声,我隐约听见好像是叫救命,来人啊!”
王二嫂说到这,忍不住撇了撇嘴,还救命,来人啊,春莲这丫头还真以为她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小姐吗?
“然后,我公爹男人就跑过去看了,你知道那周家怎么说吗?”
说到这,王二嫂就有些气愤了。
他男人好心去瞧,生怕周家真出了什么事,只是,刚要翻墙进院子就被孙翠枝那死婆娘叫住,说他男人是贼,质问他们是不是来偷东西的。
叶苏念眼皮一抬,扫了眼听得全神贯注的众人,心底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位王二嫂,只说了一个重点,就是周春莲是自己醒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