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福克斯伯爵的公开秘密
伦敦白厅的街道,在这阴霾密布的午后,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一辆豪华的四轮马车缓缓前行,车轮在石板路上滚动,出沉闷的声响,与马蹄那有节奏的“哒哒”
声交织在一起。街边的建筑巍峨耸立,却仿若沉默的巨人,冷眼旁观着这世间的风云变幻。
车内,新入阁不久的殖民地大臣福克斯,正与外交大臣格伦维尔相对而坐。车厢内部装饰得颇为精致,柔软的皮革座椅散着淡淡的香气,与弥漫其中的熏香相互交融,本应营造出惬意的氛围,可此刻,却无法驱散两人心头的阴霾。
福克斯那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挂着他那招牌式的笑容,只是仔细端详,便能现这笑容之下,隐隐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那笑容如同薄薄的一层纱,试图掩盖内心深处的不安。
“尊敬的格伦维尔勋爵,我已经听说了法国方面来的最后通牒,这事儿可闹大了。”
福克斯率先打破沉默,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圆润,带着几分与生俱来的亲和力,那声音仿佛能让人在瞬间放松警惕。但此刻,语气中却多了几分平日里少见的严肃。
格伦维尔抬起头,对于福克斯知晓法国外长的最后通牒,他并不感觉惊讶。事实上,在英国复杂的商业与政治交织的版图中,福克斯伯爵的身份极为特殊。英国当下三大航运船队之一的克劳德远洋商会,其背后老板正是这位福克斯伯爵。
这个克劳德远洋商会,其成立时间不过短短5年,却如一颗迅崛起的新星,在英国航运界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克劳德远洋商会实则是英国最大的走私集团,与海峡对岸的法国人有着干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联。
回溯过往,这五年多以来,克劳德远洋商会之所以能够以惊人的度展壮大,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原来,加入该商会的英国商船,竟得到了法国方面的安全保障。凭借这一保障,这些商船得以如入无人之境,安全航行于法西两国控制下的直布罗陀海峡,以及丹麦扼守的厄勒海峡,进而顺利进入地中海和波罗的海开展商业贸易。
尤其是在1796到1798年期间,英法两国局势剑拔弩张,全面交战的战火熊熊燃烧。
彼时,海上航线沦为残酷的战场,每一艘商船都在惊涛骇浪与战争阴霾中艰难求生。即便是克劳德远洋商会旗下的商船,也未能幸免地卷入这场风暴之中。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战事平息之后,法国人却展现出一种与战争时期截然不同的“绅士”
姿态。他们会在第一时间着手归还克劳德远洋商会旗下商船的大部分货物。
那些被归还的货物,有的虽然经历了一番折腾,略有损耗,但大体上还保持着原样。倘若遇到货物有所损毁或丢失的情况,法国人便会以部分现金予以赔偿。他们会与商船负责人进行看似公平的谈判,根据货物的价值和受损程度,确定赔偿金额。
反观其他船队的英国货主,其遭遇可谓天差地别。
这些英国商船被法国舰队扣留后,索赔之路宛如陷入了无尽的泥沼。法国人对他们的诉求百般拖延,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
有些货主为了追讨赔偿,四处奔走,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最终却一无所获。甚至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不少货主因资金周转困难,生意难以为继,最终无奈破产,可他们的索赔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毫无疑问,这般奇特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一场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法国人的“慷慨”
并非毫无缘由,克劳德远洋商会的幕后大老板的福克斯伯爵,与法国当权者之间,存在着干丝万缕的利益关联。法国通过给予商会特殊待遇,不仅在商业上获得了诸多好处,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英国的商业格局,为自己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博弈增添筹码。
基于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克劳德远洋商会在运营成本上占据了巨大的优势。其航行保险费,比起英国的其他船队要少得多。
保险公司深知商会与法国之间的特殊关系,商船遭遇扣押后有较高概率获得货物归还或赔偿,风险相对较低,因此愿意降低保险费率。
这一因素直接导致克劳德远洋商会的货运成本比起同行低15%左右。让克劳德远洋商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承接货物运输业务,吸引了大量的货主。
一时间,其他船队的业务量大幅下滑,而克劳德远洋商会却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迅抢占市场份额,赚得盆满钵满。
福克斯伯爵,这位隐匿于克劳德远洋商会幕后的关键人物,收获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巨额财富。
回溯至1794年,彼时的福克斯伯爵深陷债务泥沼,财政状况岌岌可危,负债多达7万英镑,府邸的奢华装饰在黯淡的经济阴影下,都显得有些摇摇欲坠。家族的晚宴不再高朋满座,债权人的催债信件如雪片般纷至沓来,福克斯伯爵在那段艰难时日里,眉头始终紧锁,焦虑如同阴霾笼罩着他。
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从1795年开始,短短的数年间,福克斯伯爵的个人资产状况实现了惊人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