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封邮件的到来,接下来的几天我也陆续收到了其他几个大厂的“感谢信”
。满屏的礼貌用语虽然彰显着大厂的格局,但在我眼中这些看起来都是耻笑我双非身份的话语。
这段时间我跟之前投递简历时的状态完全不同,不敢看手机电脑,开始害怕收到邮件,因为没有结果就意味着还有希望。周围的人也在劝我不要再异想天开,让我认清现实找个小厂上班。
不过强大的我怎么可能被现实打倒。经历了几天的煎熬,我重新调整好了心态。既然重活了一次,我绝对不会再像之前一样沉沦,不会任由自已随波逐流。
即便收到了无数的拒绝,但我仍旧不死心。虽然我的简历还在几个大厂的流程中,但我知道继续空等下去只能是小寡妇叹气——没勾八用。
于是我开始在论坛和网站上搜索、添加各个大厂员工的联系方式,探听大厂内部消息并举荐自已,祈求能够得到一个机会。
同时我也在招聘软件上疯狂的给各个大厂的HR发私信: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名言没听过吗?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八股制度选拔职员?”
“任正华、杰克马他们也不是名校出身啊,你们这样定规则是数典忘祖,开历史的倒车!”
“为什么不回话,是不是也知道自已没理?”
……
“对不起,我刚才言语过激了,希望你们还是能多看一看我的简历。”
“抱歉,刚才是我发错消息了,那些话不是对您说的。”
“刚才是我室友拿错了手机,不是我发的那些话。”
“您好,在吗?我真的很需要这份工作,求求您能给我一个机会。”
只是无论我怎么说,我得到的回应要么是只有“对不起,这是规定”
这几个字,要么就是长时间的已读不回。
不死心的我继续着海量投递,并且日常联系HR询问情况。我心想:“这招聘应该和高考招生差不多吧,985学生没那么多,万一招满了,总会向下录取我这一档的吧。就算是在池子里泡着,总好过进不了池子。”
可惜我低估了学生的数量,更高估了工作岗位的数量。这些HR们回应道:
“同学,你这份简历真的不行,别来烦我了。我们每年收到的985简历快赶上录取人数的十倍了,你觉得你还能有机会吗?”
“我们现在正在裁员,招聘员工都是精益求精的,你这样的就算进了面试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要被刷掉。”
“简历初筛掉你也算是不浪费我们双方的时间,对你也是一个好处。有这时间还是去看看其他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