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oo章细节决定成败(上)
两年前,在波罗的海那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场足以载入现在海战史册的激烈交锋曾震撼上演。
以高压蒸汽为强劲动力的“共和国号”
披甲战列舰,宛如一位孤胆英雄,傲然挺立在狂暴的大海之上,竟然独自直面八艘俄国战列舰组成的强大围攻力量。
经过并不漫长但绝对残酷的厮杀过后,法国海军的“共和国号”
披甲舰,凭借自身越了俄国-军舰两个代差的优异战斗性能,成功扛下了所有攻击,不仅大获全胜,还令俄属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灭。
然而,这场惊心动魄的海战刚刚落下帷幕仅数月,安德鲁就从海军指挥官特斯特将军那里,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不已的消息。
原来,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支撑“共和国号”
奋勇驰骋,挥强大战斗力的两台核心蒸汽动机,由于长时间处于极端高强度的运转状态,已然遭受了难以修复的重创,此刻几乎濒临报废的边缘。
不久,几乎失去动力的“共和国号”
被几个拖船,连拉带拽的送到普鲁士港口的船坞,一批专业人员迅对受损的动机展开了细致入微、全面深入的检查。
经过一番严谨而复杂的检测流程后,问题的关键症结终于浮出水面,就是制造蒸汽机的钢铁质量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
这种钢铁在正常、平稳的航行状态下,也就是当战舰以慢巡航时,由于动机的负荷相对较轻,尚可勉强维持运转,不至于出现明显的故障。
但一旦战舰进入高强度的战争模式,动机需满负荷运转,以提供强大而持续的动力,推动战舰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时,此时这种缺乏耐磨性与抗腐蚀性的普通钢铁,就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
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动机内部的关键零件迅出现严重磨损、变形等一系列致命问题,动力输出也因此大幅下降,直至几乎无法正常工作。
祸不单行,法国工程师们再对“共和国号”
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检查时,他们又现了另一个棘手问题。
那就是连接螺旋桨与蒸汽机之间的转动轴承,同样出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严重磨损状况。当工程师们打开轴承部位进行检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
原本光滑如镜、运转顺畅的轴承表面,此刻布满了密密麻麻、深深浅浅的划痕与磨损痕迹,犹如经历了一场残酷的磨砺。
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极为严重且深远,如今的“共和国号”
,别说再次投入一场激烈的战斗,哪怕是在下一次最为普通的例行巡航中,这艘曾经在战场上威风凛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强大战舰,随时都可能因为转动轴承的严重故障而突然趴窝,彻底失去动力。
一旦失去动力,“共和国号”
便会在茫茫无边的大海中陷入孤立无援、任人宰割的绝境,只能无助地漂浮在海面上,沦为敌舰肆意攻击的活靶子,等待它的极有可能是被无情摧毁的悲惨命运。
依照相关领域资深专家们经过反复研讨、审慎分析后给出的专业意见,“共和国号”
蒸汽战列舰目前存在着极为重大的材料设计与工艺制造缺陷。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及时、妥善地解决上述这两大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那么“共和国号”
披甲舰以及她后继的姊妹舰,极有可能沦为只能使用一两次的“一次性战舰”
。
等到这些以高压蒸汽机为动力的披甲舰,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再无驰骋战场的可能,就只能被无奈地搁置在港口,渐渐生锈腐蚀,成为一堆毫无用处、令人惋惜的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