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三天三夜的艰苦布控,6月9号晚上,办案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收获了成果。
一名侦查员在视频监控中敏锐地捕捉到王晓峰的身影,他正走进盐仓镇的一家网吧,身形与警方掌握的线索完全相符。
得到消息后,办案人员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抓捕计划,各小组按照预定方案,从不同方向向网吧包抄过去,一场紧张有序的抓捕行动就此展开。
当办案人员冲进网吧时,王晓峰还沉浸在电脑屏幕前。
面对突如其来的警察,他没有丝毫反抗,态度出奇的好,对办案人员的指令言听计从,十分配合地跟随警方离开了现场。
然而,到案后的王晓峰却表现得十分蹊跷。
在审讯室里,无论办案人员如何询问,他都对盗窃一事只字不提,始终保持沉默。
面对质问,他眼神闪躲,却故作镇定,坚称自己什么都没做过,甚至声称不清楚为什么会被警方传唤。
为了打破僵局,获取确凿证据,办案人员立即采集了王晓峰的指纹和DNA样本,并将其与海宁盗窃案以及慈溪盗窃案现场遗留的物证进行比对。
技术人员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地进行分析。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工作,比对结果出炉——两处现场提取到的DNA信息均属于王晓峰本人。
这一铁证如山的结果,证明办案人员没有抓错人,王晓峰就是这两起盗窃案的作案嫌疑人。
拿着比对结果,办案人员再次走进审讯室,准备与王晓峰展开一场正面交锋。
面对铁证,王晓峰还会继续负隅顽抗,还是会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办案人员深知,接下来的审讯将是一场硬仗,他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耐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突破王晓峰的心理防线,揭开案件背后的真相,让正义得到伸张。
尽管DNA比对结果确凿无疑地证实了王晓峰的犯罪身份,但新的难题又像一座大山,横亘在办案人员面前。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追回王晓峰盗走的赃物。
这批赃物价值高达100多万,一旦赃物流失或被转移,不仅受害者的损失难以挽回,后续的案件审理也将面临重重困难。
然而,王晓峰似乎早有准备,面对办案人员关于赃物藏匿地点的询问,他始终牙关紧闭,拒绝透露任何信息。
尽管从案发至今时间不长,短时间内他难以将价值不菲的赃物全部出手,但办案人员深知,只要消息稍有泄露,同伙或相关人员极有可能将赃物扔掉、转移。
可无论办案人员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出示部分证据,王晓峰都不为所动,审讯陷入了僵局。
就在办案人员一筹莫展之时,曙光出现了。
在对王晓峰的随身物品进行仔细检查时,他们发现了一串钥匙。
经过辨认,其中一把是电动车钥匙,而另一把,极有可能是他住所的钥匙。
这一发现让办案人员看到了追回赃物的希望,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盐仓镇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要在茫茫房舍中找到能用这把钥匙打开的房门,无异于大海捞针。
办案人员迅速调整侦查思路,一方面,安排警力对王晓峰曾经工作的工厂、常去的网吧周边区域展开排查,重点寻找符合其经济条件的出租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