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佑佑,你真了不起。你的这个研究成果,可以写一篇论文拿去表,非常有价值。”
支持+1o+1o+1o
左佑佑的尾巴缓缓升起,又摇晃了几下:“哎呀,人家也没那么棒棒啦。”
柏辛树点了点头,完成了每日支持左佑佑的成就。
得到了柏辛树的肯定,左佑佑兴冲冲起找姜世钦,把自己的推论噼里啪啦地和他比划一轮。
“米豆?”
姜世钦的重点在米豆上,“可是不对啊,毕竟柏杰生是后来的汉城富,他用积压的丝绸从万泰号换回米豆,必然因为某些阴差阳错,把米豆在朝鲜卖得极高的价钱。”
“那时候不是朝鲜饥荒吗?”
“是,但从账面上来看,米豆的利润不高。”
左佑佑如遭雷劈。
“啊?怎么会利润不高?”
涉及到学术,姜世钦专业且认真。他严肃地找出原始史料的电子扫描件,指给左佑佑看:“你看,利润就是不高,比不上砂糖。”
思路不对?
左佑佑垮下脸。
“我博士论文研究砂糖,和你是同样的理由。”
姜世钦说,“只不过我推测,万泰和号的再次崛起,依靠的是砂糖。”
“砂糖的利润显然也不够。”
“所以还有别的。”
她自暴自弃地瘫在椅子上:“还有什么推测?”
姜世钦顿了顿,说:“我认为,他重新站稳脚跟的根源是获得了日本人的资金入股。”
左佑佑霍然起身:“扯淡,依据呢?”
姜世钦在账本上圈出来:“按照你所说的,柏杰生经历了第一次资金断裂后,从19o3年开始,每一笔交易都开始给日本人分红。”